台城路.蟋蟀

井梧飘后愁堪赋,俄闻这番凄语。

接砌花根,连阴树底,那不消人魂处。高吟低诉。

恰经断回文,指寒停杼。

灯影清莹,夜深怪尔撩愁绪。

苔茵露浓过雨,似休还又杂,月下鸣杵。

唧唧荒村,喓喓静馆,作出秋声无数。

何当递与,惹鹤步挨来,呆儿痴女。

盆盒携归,逞馀音更苦。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台城路·蟋蟀》由清代诗人曹鉴冰所作,以蟋蟀为题,描绘了秋夜中蟋蟀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幽静的氛围。

“井梧飘后愁堪赋”,开篇即以秋风中的落叶引出愁绪,仿佛在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段充满哀愁的叙述。“俄闻这番凄语”则直接点明了蟋蟀的鸣叫,这一声声凄厉的呼唤,如同秋夜的低语,触动人心。

“接砌花根,连阴树底,那不消人魂处。”这里通过描述蟋蟀鸣叫的环境,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花根与树底,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之处,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高吟低诉。恰经断回文,指寒停杼。”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蟋蟀的鸣叫声比作是“高吟低诉”,仿佛它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又像是在经过断续的回文诗句,充满了诗意和哀愁。

“灯影清莹,夜深怪尔撩愁绪。”在清冷的灯光下,夜深人静之时,蟋蟀的鸣叫显得格外刺耳,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

“苔茵露浓过雨,似休还又杂,月下鸣杵。”这一段描绘了雨后的景象,露水沾湿了苔藓,月光下的杵声与蟋蟀的鸣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悲凉的画面。

“唧唧荒村,喓喓静馆,作出秋声无数。”荒村与静馆,分别代表了广阔与狭小的空间,蟋蟀的鸣叫在这两个地方回荡,仿佛是无尽的秋声,充满了孤独与寂寞。

“何当递与,惹鹤步挨来,呆儿痴女。”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和谐与温暖的渴望,希望有人能理解并感受到这份孤独与哀愁,无论是仙鹤还是孩童,都能成为心灵的慰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夜晚的寂静与凄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0)

曹鉴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中行.题陈素素像

轻盈燕子掌中身。对景舞还停。见君佳句更相亲。

笔底动人情。三春杨柳腰间细,二分明月鬓边横。

芙蓉初放碧池新。知是画图人。

形式: 词牌: 月宫春

菩萨蛮

篆烟吹过花深处。■■叶底垂甘露。何处见如来。

青莲笔下开。朝朝研墨碗。不画春山远。

但写妙莲华,香风遍若耶。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谒金门.寄汉槎兄塞外.见《今词初集》、《瑶华集》、《词综》、《词雅》

情恻恻。谁遣雁行南北。惨淡云迷关塞黑。

那知春草色。细雨花飞绣陌。又是去年寒食。

啼断子规无气力。欲归归未得。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长相思

关山秋。故山秋。叶落宫槐起暮愁。新凉作意收。

蓼花洲。荻花洲。分付蛩吟且暂休。断肠人倚楼。

形式: 词牌: 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