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若皋.三弟作咏史一阕,多壮语。爰反其体为赋此解,即用原韵

罗袜留香,锦囊遗恨,惹起后人遐思。

漫消魂、玉树临风,金莲贴地。

夜半无人私语,千古争传艳史。

问因何、一往深情如此。粉黛三千,楼台十二。

尽歌舞、朝朝暮暮,无那风流情味。道今日,登仙矣。

蜀道回车,吴宫成沼,天道本如斯耳。

又管甚、儿女牵情,英雄短气。

嬴得春花秋月,老向温柔乡里。

总不过、人生行乐而已。铜雀何存,锦帆长逝。

便江山、百世犹新,已伴秋萤木魅。呜咽甚,清溪水。

形式: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作《小若皋·三弟作咏史一阕,多壮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历史人物的艳情与哀愁。词中通过“罗袜留香”和“锦囊遗恨”的意象,暗示了主人公的风流往事和遗世之感。玉树临风、金莲贴地的形象,展现了人物的风采与娇媚。

“夜半无人私语,千古争传艳史”,揭示了这段故事在民间流传的深远影响。词人对主人公的一往深情提出疑问,引出对繁华背后的无奈和悲剧命运的感慨。“粉黛三千,楼台十二”,描绘了昔日的奢华生活,而“无那风流情味”则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深深眷恋。

“道今日,登仙矣”,暗示了主人公的消逝,随后词人借“蜀道回车,吴宫成沼”表达世事变迁,自然法则的无情。“儿女牵情,英雄短气”则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情感的脆弱。尽管如此,“嬴得春花秋月,老向温柔乡里”,主人公仍选择沉溺于享乐之中。

最后,词人以“铜雀何存,锦帆长逝”象征着昔日繁华的消逝,只剩下“人生行乐而已”的感叹。结尾处的“呜咽甚,清溪水”,以流水声作结,寓言了历史的哀歌和时间的无情流逝。

整首词以咏史为题,却融入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个人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词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独特见解和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242)

王易(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红情.忆汪涤芸

春风又至,念故人此日,心怀何似,案牍劳劳,为底双鱼便慵寄。

一别于今隔岁,问诗卷、添来还未。

怪近日、藕孔刀兵,变幻竟如此。尘世,寄庐耳。

纵栖息晏游,有甚滋味。

不如归是,拚饮中山博沉醉。

知否吾侪拙甚,风月外、更无长技。

但举首、南望也,故园芜矣。

形式:

陂塘柳.与李古馀

望长安、一囊书剑,匆匆几度寒暑。

忧来何事堪消遣,托意麝煤琼楮。乡梦苦。

记每到、愁时但恨风和雨。凄悽楚楚。

算零落天涯,二三知己,便足慰羁旅。

梁园暮,蓦地闻君才富。吟怀澄澈如许。

邹枚韵事今安在,碌碌大都尘土。君记取。

看寂寞、当时谁是骚坛主。英华含咀。

喜风雅今存,阿龙年少,可许共挥麈。

形式:

万年欢.春雪

峭逼疏拢,是春寒乍凝,小院风急。

落蕊飘香,一霎碎琼铺积。

疑是群花放日,倩天女、徐徐散出。

忍辜负、素质轻盈,早梅快共争白。

凄凉去年送客,正灞桥魂断,细数人迹。

别恨重重,今后怎生寻觅。

止向空帏泪滴,恨对此、霏霏竟夕。

待明日、捲彻重帘,定惊堕絮盈尺。

形式:

如此江山.感时

崦嵫日落千林暝,依稀者番风景。

乌集延秋,鸿嗷建业,凄绝万家烟冷。移来九鼎。

喜旧局新翻,惊涛初定。

黍谷阳回,春风额手共相庆。斜阳自饶人影。

笑屠龙事业,空望公等。

翠葆初临,黄袍遽易,便使人嗤鏊饼。鸡声唤醒。

但对著残灯,定愁夜永。无计文园,止堪言善病。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