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送王子初总管奉诏北上》由元代诗人王恽所作,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赴任北上的深情祝福与对国家重用人才的感慨。
首联“圣代崇儒意匪轻,徵车相望半诸生。”开篇即点明了时代背景,表达了朝廷对儒家文化的高度重视,以及选拔人才的广泛性。通过“徵车相望”这一景象,形象地描绘出众多学子期待被选中的场景,体现了社会对教育和人才选拔的重视。
颔联“九天雨露思贤相,十载经纶见老成。”进一步阐述了朝廷对于贤才的渴望与期待。以“九天雨露”比喻朝廷的恩泽,象征着对人才的培养与关怀;“思贤相”则表达了对杰出人才的渴求。“十载经纶”形容长时间的治理与规划,暗示了对人才成长过程的耐心与期待,“见老成”则赞扬了成熟稳重、经验丰富的老成之士。
颈联“更化有方先定制,救时无验是虚名。”转而探讨了改革与治理之道。通过“更化有方”表达了对改革策略的肯定,强调了制定合理政策的重要性;“救时无验”则对那些没有实际效果的改革措施提出了质疑,提醒人们在追求变革的同时,要注重实效。
尾联“烟霄未遂攀鳞志,葵藿空怀向日诚。”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实现其抱负的遗憾,同时也对其忠诚与坚持表示了敬佩。以“烟霄”象征高远的目标,“攀鳞”比喻追求卓越,“葵藿向日”则是忠诚与奉献的象征,整句诗既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其品格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也蕴含了对国家教育、人才选拔、改革治理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洞察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