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夏夜

窗纱低捲,夜色清凉,银河浪影悠悠。

曲径鸣蛩,未秋先已怀秋。

飞萤乍来乍去,小齐纨、欲扑还休。

看不定,向花阴深处,乱闪人眸。

才道诗情清绝,净浮云、朗映皓月当头。

十二栏杆,应怜好景难留。

当年玉笙妙韵,和琼箫、共倚秦楼。

时易过,对金波、重引旧愁。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鉴赏

这首《声声慢·夏夜》是清代词人周贻繁的作品,以夏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独特感受。开篇“窗纱低捲,夜色清凉,银河浪影悠悠”描绘了夏夜的宁静与清凉,银河倒映在纱窗上,如同波浪般荡漾,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曲径鸣蛩,未秋先已怀秋”一句,词人借秋虫的鸣叫,提前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流露出淡淡的离别情绪。“飞萤乍来乍去,小齐纨、欲扑还休”则通过飞萤的动态,进一步渲染了夏夜的寂静,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

“看不定,向花阴深处,乱闪人眸”描绘了萤火虫在花阴中的闪烁,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也象征着词人心中的思绪纷扰。“才道诗情清绝,净浮云、朗映皓月当头”转而写到词人的情感世界,清绝的诗情与皎洁的月光相映,更显孤独与寂寥。

接下来,“十二栏杆,应怜好景难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栏杆下的美景虽美,却难以长久停留。“当年玉笙妙韵,和琼箫、共倚秦楼”回忆起往昔与佳人共度的美好时刻,如今只能独自回味。“时易过,对金波、重引旧愁”最后以金波(银河)引发旧日愁绪作结,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夏夜为载体,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收录诗词(126)

周贻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荆州亭.秋思

心事不禁懊恼。闲步藕花池沼。

触耳又惊秋,风向梧桐到早。怕忆胜游过了。

极目苍烟晴昊。旧恨续新愁,并入清虚幽渺。

形式: 词牌: 江亭怨

荆州亭.夜凉梦至白水洞见起新、起毅

梧叶一声细响。湘簟夜凉初爽。

忽地御冷风,人在清溪碧嶂。执手喜销悒怏。

醒忆癯然形状。会得梦来因,只合随时调养。

形式: 词牌: 江亭怨

夜飞鹊.七夕

明河静无浪,今夕星期。灵鹊自向南飞。

泠泠玉露夜将半,筵前香霭烟霏。

闺娃待分巧思,已尘昏秋水,数问蛛丝。

闲情纵少,度云軿、莫更来迟。

论到隔年离绪,欢意共愁心,重压修眉。

回忆长生情话,仙缘永在,尘世何其。

悲欢聚散,算人间、此味曾知。

但孤鸿心折,支持未了,愿赐期颐。

形式: 词牌: 夜飞鹊慢

唐多令.偶书

积雪暗重云。闲愁入岁新。小红炉、薄酒能温。

无奈此中消未得,才遣去、又还人。寥落旧情亲。

繁华事易陈。话悲欢、识曲谁真。

屈指古今多少事,都只是、镜中春。

形式: 词牌: 唐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