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刘先觉之金陵

挽袂小徘徊,秋风菊正开。

方惊鸥可狎,忽与雁同回。

老干元如腊,衰怀久已灰。

丹砂未得诀,伫子寄方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一位名为刘先觉的道士在金陵的相遇与别离,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首句“挽袂小徘徊”,生动地展现了两人初遇时的场景,挽着衣袖轻轻漫步,略显犹豫与期待。接着,“秋风菊正开”一句,不仅点明了季节与地点,菊花盛开的景象也寓意着高洁与坚韧,为后文的对话与情感铺垫。

“方惊鸥可狎,忽与雁同回。”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鸥鸟可以亲近,雁群一同飞翔,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老干元如腊,衰怀久已灰。”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老干”比作历经岁月的老树,其生命力如同冬日的腊梅,虽老犹存;而“衰怀”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淡漠,如同被岁月磨灭的热情。这一对比,凸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自我反思。

“丹砂未得诀,伫子寄方来。”最后一句则引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丹砂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追求的目标或理想,未得诀意味着尚未找到实现目标的方法或途径;“伫子寄方来”则表达了对朋友或知音的期待,期待对方能带来解决问题的线索或启发。整句传达出一种既充满期待又略带无奈的情感状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道士之间的相遇与别离,以及其中蕴含的对自然、生活、理想的深刻思考和情感体验。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89)

周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丹徒。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初,官至真州教授。工诗,文章不事雕绘。有《蠹斋铅刀编》

  • 字:信道
  • 号:蠹斋
  • 籍贯:济南
  • 生卒年:1135—1177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李清宇姜德光

匆匆一席地,劳子数追寻。

厚意嗟虚辱,衰年愧不任。

高怀元淡薄,妙语不崎嵚。

老桧千寻直,寒泉百尺深。

世方憎落落,吾自畏骎骎。

生计贫非病,羁穷古亦今。

未须悲龃龉,直可付呻吟。

谁复明兹事,深思话此心。

空垂老任钓,莫辩伯牙琴。

试采南山蕨,同君洁釜鬵。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次韵奉答杨判官继甫

向君官升今复滁,十年两地无此儒。

喧啾蹇吃方一区,君自鹄白渠自乌。

士安门人有挚虞,斯文灰冷今复苏。

胸次与古真合符,鄙夫濩落世所无。

逃禅政自萦瓠壶,岂有笔力凌三都。

老伧人方笑玄谟,愧君清坐客歌呼。

君才如鲁我则邾,气味莫间沂与洙。

甲辰虽俱那得如,苍髯直干霜不枯。

归来破屋从绳枢,飞腾付君吾敢谀。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谢端砚辛滁州幼安

君家即墨君,不与世同调。

紫云覆寒冰,色与质俱妙。

谁知穷荒地,尤物来越徼。

探囊忽见畀,此事出吾料。

隋珠暗投处,叹息真可吊。

物生各有用,瑚琏荐清庙。

君才两汉馀,妙句出长啸。

吾衰亦粗尔,老语世不要。

摩挲冰玉质,自庆还自谯。

愿君为追琢,勿令研空笑。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次韵史伯强

金陵望京江,与子俱异乡。

以胶投漆中,非子吾谁望。

平生山林愿,儿乳宁可断。

招子独不来,同谁弋凫雁。

乖离念存没,一饭再三歇。

往者十年梦,在者千里别。

寄声问平安,此去何时还。

炽火暖浊酒,此盟安可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