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前往广东的途中所作,名为《赴粤途中述(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行军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壮阔的战争背景,又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首句“倏报南天未息氛”,以“倏”字形容消息来得迅速,暗示战争的紧张局势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有所缓解,南天之上,烽烟四起,战事连绵不绝。接着,“楼船飞鹚渡江濆”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出战船如飞鸟般迅速穿越江面的情景,既展现了军队行动的迅捷,也隐含着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帆头应挂故乡月”,诗人借月色寄托思乡之情,即使身处异域,心中仍牵挂着家乡的月亮,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思念。最后一句“陇外不知何处云”,则以云的飘渺无定,象征着战争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反映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也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和平的渴望。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坚韧与执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