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季聪父母挽诗(其一)

一经科第著材英,五转儒官羡老成。

身在世间如大梦,人从死后见平生。

功名荏苒随年尽,心事凄凉共月明。

辽鹤何须作人语,五云中有凤雏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挽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哀思。首句“一经科第著材英”,赞美了林季聪通过科举考试,不仅展现了个人才华,更在社会上留下了显著的印记。接着“五转儒官羡老成”,既是对林季聪官职升迁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成熟稳重人格的赞赏。

“身在世间如大梦”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生比作一场梦,暗示生命的短暂与虚幻,同时也流露出对逝者生前经历的深刻反思。而“人从死后见平生”则进一步强调了死亡之后,人们才真正能够全面审视和理解一个人的一生,体现了对逝者生平的追忆与怀念。

“功名荏苒随年尽,心事凄凉共月明”两句,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功名利禄逐渐淡去,留下的只有内心的孤寂与哀愁,与明亮的月光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晚年心境的理解与同情。

最后,“辽鹤何须作人语,五云中有凤雏鸣”以仙鹤与凤凰为喻,辽鹤不必再发出人语,因为五云之中已有凤凰之雏的鸣叫,象征着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或灵魂得以升华,如同凤凰涅槃,寓意深远,寄托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思考,以及对其精神世界的想象与赞美,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是悼念逝者时表达哀思与敬仰的经典之作。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林季聪父母挽诗(其二)

霄汉频随凤侣飞,年来犹自密缝衣。

青灯夜雨人何在,白发秋风子未归。

魏阙恩荣鸾诰在,浔阳消息鲊书稀。

惟馀一片陇冈石,千古清光照夕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竹雪斋

小斋丛竹雪深时,景物年年似有期。

赋就梁园人卧晚,寒凝嶰谷凤鸣迟。

风敲碎玉晴还好,月转冰帘夜更宜。

安得閒身无一事,芒鞋相访共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许道中致仕

千里山川入旧游,风尘满地草堂幽。

西周事业归黄阁,东鲁衣冠见白头。

鸥外渔歌孤棹雨,鸟边诗思乱峰秋。

悬知此别成长往,谁道功名不自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陈缉熙先垄六咏(其一)吴山朝旭

曙日初逢宿雾开,馆娃宫外冢累累。

鸣鸾不见孤鸾下,晞露疑闻化鹤回。

隐映祥光辉草木,茏葱佳气满楼台。

一从埋玉高冈上,几度凌晨祭扫来。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