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出自清朝乾隆皇帝弘历之手,名为《御门日作》。诗中描绘了皇帝早朝时的场景与心境,以及其对于治国理政的深思熟虑。
首句“兴夙列卿齐”描绘了清晨,群臣早朝齐聚的情景,体现了君主的勤勉与国家治理的有序。接着“唱晓鸡人报”以鸡鸣象征时间的更替,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同时也暗示了君主对时间的珍惜和对政务的重视。
“时巡返旌辔,召对临廊庙”描述了皇帝巡视各地,听取大臣们的建议,亲自参与决策的过程。这体现了君主亲民、亲政的形象,以及对国家大事的直接关注和参与。
“敕几固无方,咨政贵有要”表达了君主在制定政策时的严谨态度,强调了咨询意见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政策应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避免盲目和随意。
“察察戒小智,渊渊廑朗照”则进一步阐述了君主在处理政务时应具备的智慧和远见,强调了洞察力和深谋远虑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君主不应过于依赖小聪明,而应追求深远的智慧和光明的指引。
最后,“唐虞夙所希,成康犹未造”表达了对古代圣明君主如唐尧、虞舜、周成王、周康王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自己的治国有如古人般清明公正,达到理想的政治境界。
“设逢汲长孺,岂免云云诮”则是以历史上的贤臣汲黯为例,表明即使在贤臣面前,君主也应保持谦逊,不因自己的地位而自满,以免遭受批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乾隆皇帝对于治国理政的深刻见解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体现了其作为一位明君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