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水.听蝉

夏木千草,草亭长昼请如水。

小窗高枕,回午梦、有声堪喜。

无限风思露想,缥缈青天里。应识取、清音无滓。

作复止。仿佛是、迎凉送暑。问褦襶、谁知此。

蛙喧鹂巧,论鼓吹、难君似。

况是居高声远,不籍秋风起。堪听也、须辨巢由耳。

形式: 词牌: 簇水

鉴赏

这首清代王士禄的《簇水·听蝉》描绘了夏日午后清凉静谧的景象。"夏木千草,草亭长昼请如水",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写出树木茂盛、草色如水的宁静画面,暗示时间仿佛停滞在这一片清凉之中。"小窗高枕,回午梦、有声堪喜",通过窗户和高枕,展现出主人公在午睡中被蝉鸣唤醒的惬意,蝉声成为一种悦耳的惊喜。

"无限风思露想,缥缈青天里",诗人借蝉声引发出对远方和想象的联想,将听觉感受与心灵的飘渺相融合。"应识取、清音无滓",强调蝉鸣的纯净,没有杂质,如同清泉般透彻。

"作复止,仿佛是、迎凉送暑",蝉鸣的起落如同自然的节奏,既迎接夏日的凉意,又送走炎热。"问褦襶、谁知此",诗人向蝉提问,谁能真正理解这清凉的含义?

"蛙喧鹂巧,论鼓吹、难君似",将蝉鸣与蛙鸣、鸟叫相比较,认为蝉的鸣声更为动听。"况是居高声远,不籍秋风起",进一步赞美蝉鸣来自高处,声音悠远,无需借助秋风也能传播。

最后,诗人感慨道:"堪听也、须辨巢由耳",意思是只有像巢父、许由那样超脱尘世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到这来自自然的美妙乐章。整首诗以蝉鸣为线索,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收录诗词(225)

王士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宣清.读影梅庵忆语赋《忆语》,冒辟疆为如君董小宛作也

往事销凝久,把残编重读,香魂如迸。

映红栏、弱柳怜人,伴文奁、寒梅成媵。

随氏清娱,羊家净婉,那堪相并。

看月坐,拥书眠,雅称夫君情性。

如意珠沉,断肠花发,人去春风病。

叹馆闭双成,绮窗深靓,紫?碧腴空剩。

钏里流霞,是他年、洪都私证。

形式: 词牌: 宣清

满江红(其一)自寿

四座休喧,听贱子、狂歌自祝。

端只为、命遭磨蝎,运逢百六。

徒欠书鱼文字债,未修沤鸟烟波福。

念崎岖、三十九年过,唐衢哭。清癯相,难食肉。

渺茫事,空握粟。算何须多寿,方才多辱。

乘筏误教浮业海,携家悔不栖愚谷。

问今朝、底物侑持觞,樽前筑。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用孙风山韵

歧路悠悠,看几载、软红如簇。

算何似、一邱一壑,纡青拖绿。

脱却尘衫乌纳在,推开瓦枕黄梁熟。

只而今、立地便抽身,原非速。甚不必,离骚读。

大无谓,秋风哭。但一周虎落,三间茅屋。

却署休休名目好,试歌纂纂儿能续。

也胜如、侧足走羊肠,邛崃曲。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三)用曹顾庵江村韵

检校归思,共春后、碧溪同涨。

山有信、鹤猿相忆,钓矶无恙。

雨渗一犁田犊喜,波添三尺河鱼上。

道同招、冀缺共妻归,谋耕饷。五柳畔,晴丝漾。

老屋上,春鸠唱。更掌教鸟集,花从蜂酿。

晓日好操蘋渚楫,晚风任倚柴门杖。

纵田家、佳语愧储王,还能状。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