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宿报恩寺

平野新秋入,长干旧寺存。

青莲非世界,绿竹是山门。

塔火看生灭,钟声悟静喧。

迷方欲有问,惭对远公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报恩寺时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

首联“平野新秋入,长干旧寺存”,诗人步入秋天的新景,平旷的田野中,秋意渐浓,古老的寺庙依然屹立,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静谧。

颔联“青莲非世界,绿竹是山门”,以“青莲”象征佛法的纯洁与超脱,暗示佛法并非世俗世界的束缚,而是心灵的净土;而“绿竹”则作为山门的象征,引领着人们进入这清净的世界,暗示着修行之路的开始。

颈联“塔火看生灭,钟声悟静喧”,塔火象征着佛法的永恒与变化,提醒人们世间万物皆有生灭,唯有佛法常在;钟声则是静与动、空与有的对比,引导人们在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体悟宇宙的和谐与平衡。

尾联“迷方欲有问,惭对远公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探索与追求,面对高僧远公(此处可能指东晋名僧慧远)的教诲,感到自己的无知与谦卑,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敬畏之心以及对智慧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佛教元素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内心世界的探索,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寻求精神解脱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592)

皇甫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安隐寺

人天即此路,花雨见空台。

刹尽南朝建,经多西土来。

碑荒残藓合,僧定野棠开。

了悟身如幻,何须访劫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宝光寺

四山栖梵处,一径杳然深。

岁久惟看树,台荒半宿禽。

远江横落日,寒殿下秋阴。

独坐观冥理,宁知静者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访孙孝子永寿兼问养生

为访幽栖宅,因过孝里门。

支离如有托,塞兑已无言。

扫榻依松寝,安桥接笋垣。

惟馀枯树下,日夜义乌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崇明寺至日答舍弟

僧腊逢长至,征途感故阴。

茅峰带郭近,花井入溪深。

睎世无灵气,违时减道心。

徒烦访丹药,何日变黄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