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湖南会馆联

瓯浙越梅循,海国仍持使者节;

陇秦指疏勒,榕垣还作故乡看。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出自清末名臣左宗棠所撰,巧妙地将福建与湖南两地的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采和对两地深厚情感的寄托。

上联“瓯浙越梅循,海国仍持使者节”中,“瓯”指的是温州,“浙”指的是浙江,“越”则泛指浙江南部地区。这一句描绘了从温州出发,穿越浙江,越过梅岭(古代南方重要的交通要道),直至海国(泛指海外地区)的情景。在这一过程中,左宗棠以“持使者节”来比喻自己或代表福建湖南两地前往远方执行使命,既体现了其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也暗含了对两地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重视。

下联“陇秦指疏勒,榕垣还作故乡看”中,“陇”指的是甘肃,“秦”则泛指陕西,而“疏勒”则是古代西域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今新疆喀什附近。这一句则描绘了从甘肃出发,经过疏勒,最终到达福建湖南会馆的情景。这里的“榕垣”特指福建的榕城(福州),左宗棠以“还作故乡看”表达了对福建湖南会馆的亲切感,以及对两地文化的深厚情感。

整联通过地理方位的巧妙连接,不仅展现了左宗棠对两地文化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同时,通过“使者节”和“故乡看”的比喻,展现了他对两地文化的传承与推广的重视,以及对两地人民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86)

左宗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字朴存,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全集》

  • 字:季高
  • 号:湘上农人
  • 籍贯:湖南湘阴
  • 生卒年: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漳州芝山书院联

经始问何年,果然逃墨归儒,天使梵王纳士;

筹边曾此地,大好修文偃武,我从漳海班师。

形式: 对联

挽欧阳烈妇联

痛绝未亡人,饿十八日而死;

是为烈女子,历千百载如生。

形式: 对联

挽黄云鹄母联

一尺布,一卷书,五夜寒灯慈母泪;

蜀江清,蜀山峻,十年冰蘖远臣心。

形式: 对联

家塾联

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