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的《再和前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与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独到见解。
首句“江夏无双望久倾”,以江夏为引,表达了对某位杰出人物长久以来的仰望与敬慕之情。接着,“高文犹带玉堂清”一句,赞美其作品如同出自玉堂之上,清雅脱俗,彰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极高评价。
“子云识字终投阁”引用扬雄(字子云)的故事,借以表达即使才华横溢,也可能因各种原因而放弃追求,暗含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侯喜能诗新有声”则赞扬了另一位诗人侯喜,以其新锐的诗歌创作赢得了赞誉,体现了对后起之秀的肯定与鼓励。
“偶会风云苏大旱,戏将笔札庆垂成”两句,描绘了诗人偶然间借助风云之力,帮助解救了旱灾,以戏谑的方式庆祝这一善举,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福祉的关切与乐观态度。
最后,“年丰但使无公事,勿虑潢池贼未平”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丰收之年,国家能够安定无事,不再担忧边疆的威胁,寄托了对和平与繁荣的深深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典故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社会、自然等多方面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思考,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