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齐天乐·竹夫人》以竹夫人这一独特物象为载体,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面。开篇“灵根旧是潇湘种”,以“潇湘”这一富有诗意的地名,暗示竹子生长于幽静之地,其根源古老而神秘。接着“生来便矜风姿”,赞美竹子自出生起就展现出独特的风韵和气质。
“瘦玉玲珑,淡云孤冷,依倚底因人熟”三句,将竹子比作“瘦玉”,形容其形态的清秀与高洁;“淡云孤冷”则描绘了竹子在冷寂环境中独立的姿态,暗示其不随波逐流的品格。“依倚底因人熟”一句,通过拟人的手法,表达了竹子与人之间的亲近感,似乎在诉说着它与人类情感的交流。
“横陈七尺。恁一段秋心,未秋先活。”描述了竹子的形态与内在情感,即使在未到秋天之时,就已经蕴含着秋日的思绪与情感。接下来“午梦初回,桃笙如水嫩凉逼”两句,通过午后的梦境与桃笙(一种竹制的扇子)的比喻,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廉纤疏雨乍歇,正微酲倚遍,娇修无力。”描绘了雨后竹子在微醺状态下的柔弱姿态,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依恋与适应。接下来“静掩金铺,低垂银蒜,又是黄昏时节”几句,通过金铺(门上的装饰品)、银蒜(窗帘或门帘的一种)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竹子周围的静谧与优雅。
最后,“中宵转侧。爱宠妒全消,自然倾国,碧拥纱厨。”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在夜晚的深情赞美,认为它不仅拥有倾国倾城的魅力,还能够消除嫉妒,带来和谐与安宁。而“奈花香沁骨”一句,则以花香的对比,强调竹子所散发的独特香气,使其形象更加鲜明。
整首词通过对竹夫人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呈现出一幅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深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