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三)

沧洲百战地,乃是劫火馀。

出没均异物,君子将焉如。

不闻蛟龙穴,远藉鲵鲋居。

发肤幸自完,可以还丘墟。

向每闻其事,谈笑亦欷歔。

焉知二十载,分圭守皇舆。

玉斗既失坠,纽枢惟恐虚。

黄虞去已远,伫立久踌躇。

安得壶公杖,更驭奇肱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咏怀(其三)》描绘了一幅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的画面。诗中以"沧洲百战地,乃是劫火馀"起笔,暗示了历史的动荡与战火后的荒凉。"出没均异物,君子将焉如"表达了对乱世中君子如何自处的深深忧虑,君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尤为艰难。

接下来,诗人借"蛟龙穴"和"鲵鲋居"的隐喻,寓言自己虽然身处险境,但庆幸自身完好,希望能回归平静的家园。"向每闻其事,谈笑亦欷歔"表达了对过去战乱的感慨,即使谈论起来也忍不住悲叹。

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而是意识到"二十载"以来,自己承担着守护国家的重要责任,"分圭守皇舆"象征着守护王权的重任。"玉斗既失坠,纽枢惟恐虚"进一步强调了责任的重大,以及对可能的权力空缺的担忧。

最后,诗人感叹"黄虞去已远",意指古代贤明盛世已不可及,他长久站立,内心充满迷茫与期待。"安得壶公杖,更驭奇肱车"借用神话中的壶公和奇肱国的典故,表达了对超凡力量或智慧的渴望,希望能够借助外力改变现状,恢复国家的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乱世的忧虑,又有对责任的坚守,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远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362)

孙元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其四)

事后计成败,云净缅朝暾。

决策当险艰,骇兽东西奔。

亲贵顾三族,卑贱隔九阍。

岂无忠信士,疑忌恣烦冤。

太息怀沙客,流恨悲湘沅。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咏怀(其五)

天高听虽下,肃穆无所宣。

风雷昔垂诫,乃以彰圣贤。

后世重推测,数在固当然。

昭昭且不鉴,愚悃况戋戋。

古狂戆以直,劲矢脱刚弦。

进则蹈诸刃,退亦沈于渊。

知几神可贵,徘徊瞻八埏。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咏怀(其六)

梦飞九万里,举手叩天扉。

正绥驰黄道,执戟护紫薇。

氛翳有时见,廓清先一挥。

引弓射天狼,血溅青云衣。

功成酌北斗,日月有交辉。

乞身但长揖,骖鸾愿旋归。

一朝谢封赏,万劫无是非。

为语功名人,素心不可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咏怀(其七)

崇墉守其国,重介卫其身;

岂云不足恃,未若疆无尘。

民气贵和乐,太平如始春。

造物久安静,丰功竟何人。

居中思固位,出守复忧贫;

履危谋可用,临难力自伸。

坐使天下事,徵于笑与颦。

下农没其世,应知天帝仁。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