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法先除病,谁能识病多。
因来净名寺,认得老维摩。
海水峰前听,秋山雨后过。
提刑旧题句,韵调复如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所作的《净名寺》,通过对净名寺的描绘和对老维摩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与自然的感悟。首句"万法先除病"寓意世间万物皆有其疗愈之道,而"谁能识病多"则暗示了人生病痛的复杂多样。诗人来到净名寺,遇见了智慧的老维摩,仿佛在禅修中找到了答案。
"海水峰前听"描绘出寺庙所在之地的壮丽景色,海浪声与山峰相映成趣,给人以宁静深沉之感。"秋山雨后过"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空灵,雨后的秋山更显静谧,诗人在此时走过,心境也得到了洗涤。
最后两句"提刑旧题句,韵调复如何",提刑可能是指过去的官员或文人,他们的诗句曾在此处题写,诗人询问这些诗句的韵律和意境是否依然动人。通过这样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前人智慧的敬仰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哲理思考与自然景色,既有对佛法的领悟,又有对文学传统的怀念,体现了宋诗的韵味与禅意。
不详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凭高散幽策,绿草满春坡。
楚野无林木,湘山似水波。
客怀随地改,诗思出门多。
尚有溪西寺,斜阳未得过。
客路归时雨似烟,归来还近菊花天。
寸心不到青云上,一事难成白发前。
风外松声如昨夕,竹间梅蕊接新年。
閒来得句频相送,自有高人住屋边。
晨起犹孤坐,瓶泉待煮茶。
寒烟添竹色,疏雪乱梅花。
独喜忘时事,谁知改岁华。
多君能过此,人里似山家。
屋舍如庠序,读书兼教文。
来兹望南岳,青似一重云。
步绕丛山小,城看隔水分。
欲知巡狩事,野老间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