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呈天台宰

仆也不自知,爱诗已成癖。

有作盈一囊,无人为捃摭。

将求识者观,千里事行役。

扬舲入武林,祢刺久未释。

一日谒尚书,尚书为虚席。

号仆以诗人,声名从此得。

日上尚书堂,见公于侍侧。

公时访天台,颇恨未尝识。

洎仆将告归,赠言羡好色。

岁月不我留,八年如顷刻。

俄闻绾铜符,无乃慰平昔。

自古神仙才,多居隐吏职。

岂不见王乔,叶县飞双舄。

又不见葛洪,句漏流丹石。

付公以天台,人事有中的。

兹山八百里,窈窕多奇迹。

桐柏古洞天,金庭在其域。

三灾不能侵,历数无终极。

景命今始兴,吾君寿千亿。

公名亦俱传,何啻登仙籍。

仆虽生此邦,仙果未得食。

今日返问公,何处桃花碧。

公疑我骨凡,未肯言消息。

骨凡安敢辞,此桃亦终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左纬所作的《次韵呈天台宰》。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天台山的向往之情。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诗人自己对诗歌的痴迷,作品堆积如山却无人赏识,渴望遇到识音之人,千里奔波只为一见。接着,诗人通过虚构的情节,描述了自己终于有机会见到尚书,并得到尚书的认可与赏识,从此名声大噪。然而,时光荏苒,八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诗人再次拜访尚书时,却发现尚书已离开天台前往天台山探访,未能相见。在即将离开之际,尚书赠言,言语中透露出对诗人的羡慕和期望。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神仙才子的赞美,提及王乔和葛洪等传说中的仙人,他们虽居于官职之中,但依然能保持超凡脱俗的生活。诗人将天台山比作神仙之地,希望自己的命运也能如同这些仙人一般,长生不老,名声流传。最后,诗人向天台宰询问桃花源的所在,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诗歌艺术的深情厚意,也有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同时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62)

左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时以诗文闻名台州。早岁从事举子业,后以为此不足为学,弃去,终身未仕

  • 号:委羽居士
  • 籍贯:黄岩县(今浙江黄岩区)城东永宁山下
  • 生卒年:?~约1142

相关古诗词

大观戊子秋七月大雨洪水薄城几至奔决太守李公出祷城上即刻雨止水势为杀而民获免焉因叙其所见为古体诗五十韵且言台之城不可不修也

立秋亦云久,凉飙何参差。

蓐收气力弱,炎帝从见欺。

赤云热如火,反甚盛夏时。

阴阳互击薄,变动不可期。

飓风欻卷地,急雨如崩犁。

屋瓦逗飞鸟,云楠棼乱丝。

暗恐江汉覆,又疑山岳隳。

百川肆横流,倏忽漱城陲。

居民类烧蚁,惶恐不自持。

为鱼在顷刻,呼叫声何悲。

我公初不动,徐问其所为。

以谓吾在是,水其为民疵。

驾言径往视,朝服来登陴。

狂澜吼而至,公亦为兴咨。

端物叩头立,逡巡以致辞。

公辞殆未毕,水还疾如驰。

回首望黑云,忽然见明曦。

雨师不得逞,风伯无所施。

少皞独行令,昊天青四垂。

吁哉是可骇,神速至于斯。

苍苍其天乎,所听信已卑。

公言我不闻,岂谓天闻其。

古人称至信,水火蹈不疑。

天人虽限绝,吻合无由私。

宋景出言三,荧惑为之移。

今公不待再,水灾迄免罹。

惟公古君子,诚信本天资。

行藏即造化,神速固其宜。

嗟我海邦民,此患常羁縻。

往岁雨暴作,水行适及榱。

城坏而入水,黎民无孑遗。

官府一朝废,所亡盖不赀。

朝廷痛民害,大为筑城池。

中间水屡溢,几乎与城夷。

城坚水无隙,民处不复危。

今则城已敝,阙落空残壝。

如闻去岁冬,我公闻上司。

此实民之急,请从官缮裨。

上司靳省费,移牒犹难之。

民心日懔懔,见雨常颦眉。

但恐水不至,水至决不支。

前日果见此,必知其知随。

又安知我公,有道众莫窥。

救汝于沟壑,夺汝于蛟螭。

举眼看三光,措身于两仪。

公德大如许,汝知乎不知。

恶呼汝至愚,岂能事远思。

此城苟未修,此患终未离。

明年公且去,水来将赖谁。

愿公尚怜汝,再请而勿辞。

城修有二利,官帑皆在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避贼书事十三首(其一)

凶贼意何惨,杀人焚其庐。

我命虽仅免,我家已为墟。

譬如巢南鸟,巢破不得居。

朔风吹黄草,飞去将何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避贼书事十三首(其二)

生长城市间,吾其患驱逐。

贼人俄涨天,举家如奔鹿。

入山恐不深,但冀免杀戮。

贼平无所归,独倚青松哭。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避贼书事十三首(其三)

怀宝恐吾累,蔽形何可遗。

囊衣入山谷,势急还弃之。

及至出山日,秋风吹树枝。

免为刀兵鬼,冻死宜无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