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朝奉

大人高调我旁酬,韵欲更时更少留。

待学鸾歌声已嗄,将追骥乘老而遒。

晓随帆去云连海,莫望潮来月满洲。

须道诗翁非世俗,年家情义几时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和潘朝奉》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潘朝奉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大人高调我旁酬,韵欲更时更少留”描绘了诗人与潘朝奉交流时的场景,通过“高调”、“韵”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文雅、和谐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两人在文学上的共鸣与相互欣赏。接下来的“待学鸾歌声已嗄,将追骥乘老而遒”则运用了鸾鸟与骏马的比喻,鸾鸟象征着才华横溢,但其歌声已老,寓意着岁月不饶人;骏马虽老,但仍能保持强劲的力量,象征着诗人对友情的坚守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颈联“晓随帆去云连海,莫望潮来月满洲”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清晨,帆船随风而去,云与海相连,展现出一种广阔无垠的意境,象征着友情的深远与广阔;而“莫望潮来月满洲”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暗示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更多美好的时光。

尾联“须道诗翁非世俗,年家情义几时休”直抒胸臆,强调了诗人与潘朝奉之间超越世俗的情感,这种深厚的情谊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减。通过这句诗,诗人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赞美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比喻的运用,巧妙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和吕秘校(其一)

董子书帏正寂寥,阮君何事顾吾曹。

两篇有若双琼赠,八句多于一字褒。

莫恨潘安头早白,须知郢客调弥高。

鸾凰岂是尘埃物,待看青云振羽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和吕秘校(其二)

王子如今未梦刀,不须感慨论官曹。

寝郎悟意犹为相,鄠尉知名固可褒。

嗟尔岁华何太速,顾予儒业若为高。

四诗已有重笺意,肯学区区郑与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和吕秘校(其三)

东平心事本雄豪,何必才名独慕曹。

学比今儒醇且奥,诗如古义刺而褒。

邹之夫子诚堪叹,霸者将军未足高。

贤杰固当谋远到,莫论山岳与鸿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和吕秘校(其四)

能建功名是俊豪,区区时辈乃儿曹。

班超投笔宁无志,樊哙横行谢见褒。

兵法每羞孙膑诈,将才惟爱武侯高。

他年不负东平约,待假偏师入不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