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学宫摹刻汉石经残字歌

一字石经邕所作,表里隶书光太学。

兰台私文志本污,鸿都鸟篆才原薄。

熹平立后兵火余,贞观收藏半刓剥。

遗字流传拓本稀,虬甲凤毛与麟角。

徒传八石洪相摹,千九百字蓬莱阁。

昆山秀水互有考,视宋较远尤残落。

后生无从见典型,圣言同异滋穿凿。

北平夫子今翁公,日抱群经事商榷。

汉笺唐疏精髓搜,仓沮史籀偏旁索。

遗经三段刻丁酉,一笑蓬莱有宿约。

聚于所好物必归,金匮本藏得参酌。

字体破缺云雾遮,碑形高广丈尺度。

宦贯犹堪证鲁毛,射聘依稀未斑驳。

公羊隐四字十八,鄱阳所缺非参错。

归于一是众论排,诗歌文笔两超卓。

公时校士吾西江,命工磨石去硗确。

腕力所到蛟螭蟠,议郎精彩犹腾烁。

六百七十有五字,点画天然谢雕琢。

镌成移置嵌宫墙,多士先瞻气欢跃。

公与西江旧结缘,卅载文风戒卑弱。

重将典故续蓬莱,快竦精神峙匡岳。

深檐盖护永不刊,诸生雒诵勤薰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吴照的《南昌学宫摹刻汉石经残字歌》以典雅的词句,描绘了汉代石经的珍贵与历史变迁。诗人首先赞美了石经的书法之美,隶书光华照耀太学,但历经战乱和收藏的磨损,流传下来的拓本稀少,如龙鳞凤毛般珍贵。接着,诗人提到石经的残缺,如“虬甲凤毛”,并提及了宋代以后的版本较为残落。

诗人对吴翁公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他是一位深入研究经典的学者,搜罗汉笺唐疏,探究经书的细微之处。吴翁公主持摹刻石经,其技艺精湛,使得原本破损的文字焕发新生。石经的点画自然,无需雕琢,被安置在学宫中,激发了学子们的敬仰和学习热情。

诗中还提及了吴翁公与南昌学宫的深厚渊源,以及他对学术严谨的态度,提倡文风的高尚。他继续传承经典,犹如耸立的衡山,激励着后人。最后,强调石经被妥善保护,学子们勤奋研读,体现了教育的恒久价值。

整首诗通过叙事和比喻,生动展现了汉石经的魅力及其在学术传承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赞扬了吴翁公的贡献和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8)

吴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易田先生说剑图

易田老翁当代儒,说剑先后有两图。

蓬心画意不画剑,芝山剑与琴书俱。

翁口悬河证桃氏,旨趣本与蒙庄殊。

我亲几杖凡几面,咳唾落地皆经腴。

纯钩有七我未睹,寒铓定使妖魅逋。

惟从画卷资考订,腊广如鬣谁知乎。

一椽老屋安几榻,点缀杂以松杉梧。

紫阳山馆正寒雨,夜窗独坐红镫孤。

龙身虎气跃纸上,引杯直欲倾百觚。

少年击剑虽未学,此心自许雄万夫。

烛花剪穗吐光焰,搦三寸管胆气粗。

天晴从公得把玩,规制请用溪藤摹。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郴州晚眺

山色暮苍苍,孤城赴夕阳。

春从三户尽,岭接百蛮长。

远树浮空翠,闲云碍故乡。

江间水清驶,早晚下潇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桃花

去岁今年心不同,闭门长是负东风。

夭桃莫更矜颜色,只占人间几日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神步山登青云塔周览鉴海之胜次明倪公尚忠石刻韵(其一)

碧鉴弯环注上流,凤林苍翠满城头。

两峰左右收沧海,一柱西南峙广州。

云路未遥偏锁塔,神山得步便登楼。

当年经始需民力,遗筑今知有远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