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运司园亭(其五)月台

石印鱼在屏,犀透星入角。

乃知明月光,日用心不觉。

陟此百尺台,馀念坐消剥。

洞晓弦望机,仙丹兹可学。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月夜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自然界的微妙互动,以及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深刻感悟。

首句“石印鱼在屏,犀透星入角”,以“石印”与“犀角”为载体,巧妙地将鱼儿与星辰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既具象又抽象的视觉效果。鱼儿仿佛被印在石屏上,而犀角则能穿透星辰,这种奇特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接着,“乃知明月光,日用心不觉”,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月光的明亮并非偶然,而是日积月累、用心感受的结果。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体会,才能发现并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好。

“陟此百尺台,馀念坐消剥”,诗人登上了高台,心中的杂念逐渐消散。这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升高,更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站在高处,可以更清晰地审视自我与世界,让心灵得以释放,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洞晓弦望机,仙丹兹可学”,诗人通过对月相变化(弦月、满月)的洞察,悟出了宇宙运行的规律,甚至联想到修仙之道。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寄托了他对超凡脱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宇宙奥秘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13)

丰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运司园亭(其六)翠锦亭

檐外列修木,凛凛正人气。

有德必有文,烂兮五色备。

岂同夭韶花,弄春张绣被。

须信轮囷材,堪为万乘器。

形式: 古风

和运司园亭(其七)潺玉亭

养源在西山,如玉抱精白。

引之落锦渠,历耳不可择。

风雨杂鸣球,珠玑写云液。

恰似偃溪声,醒悟迷途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和运司园亭(其八)茅庵

覆以洁白茅,环以琅玕竹。

天籁旁鼓笙,月沼对铺玉。

借问清坐翁,此外更何欲。

笑指博山炉,香飞柏子绿。

形式: 古风

和运司园亭(其九)水阁

长虹卧松江,一苇航大河。

岂如此安稳,无复畏风波。

幽香萃花岛,鱼藻旨且多。

徙倚小栏曲,月色透薜萝。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