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别越王

盛藩资右戚,连萼重皇情。

离襟怆睢苑,分途指邺城。

丽日开芳甸,佳气积神京。

何时骖驾入,还见谒承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凭借显赫的外戚身份,辅佐强大的藩国
离别的情怀悲痛于睢园,各奔前程直指邺城
灿烂的阳光照耀着芬芳的田野,祥瑞之气汇聚在神圣的京城
何时能乘驾进入此地,再次拜谒那庄严的承明殿

注释

盛藩:强大的藩国。
资:凭借。
右戚:显赫的外戚身份。
连萼:喻指关系紧密的宗族或亲信。
重皇情:深受皇帝的重视与恩宠。
离襟:离别的情怀。
怆:悲痛。
睢苑:泛指园林,这里特指作者曾游历过的某处园林。
分途:各奔前程,分别走不同的道路。
指:直指,指向。
邺城:古代城市名,此处代指目的地或远离京城的地方。
丽日:灿烂的阳光。
开:照亮,照耀。
芳甸:芬芳的田野,美丽的郊野。
佳气:祥瑞之气,美好的气象。
积:汇聚,聚集。
神京:神圣的京城,指皇帝所在的都城。
何时:什么时候。
骖驾:驾车,乘车,此处指乘坐马车或类似的交通工具。
入:进入,抵达。
还见:再次见到。
谒:拜谒,进见以表示敬意。
承明:承明殿,古代皇宫中的重要殿堂,常用于朝见、处理政务等场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大安的作品,名为《奉和别越王》。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盛藩资右戚,连萼重皇情。" 这两句描绘了君主对于功臣或亲族成员的厚待与深情。这里的“盛藩”指的是丰富的封邑,“资右”则是位居高官,而“连萼”暗示着皇室对这些人的恩宠如同花朵相连,表达了君主对他们的重视和眷恋。

"离襟怆睢苑,分途指邺城。"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离襟”意味着分别,“怆睢”形容心中的不舍,而“分途”则是各自的道路,“指邺城”则是在告别时所指引的方向,邺城在古代常作为都城或重要城市的象征。在这里,诗人通过这些字眼表达了对离别之痛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丽日开芳甸,佳气积神京。"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美好的景象。“丽日”形容晴朗明媚的太阳,“开芳甸”则是花朵开放的田野,而“佳气积神京”则是在赞美一个充满祥瑞之气的地方,神京可能指的是帝都或其他具有神圣色彩的所在。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和地方的向往。

"何时骖驾入,还见谒承明。"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于未来重逢之日的期待。“骖驾”形容马车行进的声音,“还见”表达了希望再次相见,而“谒承明”则是在期待着能够再次受到君主的恩准和赏识。在这里,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友人和美好事物的思念,也有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一个对朋友、美景以及皇恩怀抱深厚情感的人。

收录诗词(1)

张大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孤雁

只影翩翩下碧湘,傍池鸳鹭宿银塘。

虽逢夜雨迷深浦,终向晴天著旧行。

忆伴几回思片月,蜕翎多为系繁霜。

江南塞北俱关念,两地飞归是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巫山

巫岭岧峣天际重,佳期宿昔愿相从。

朝云暮雨连天暗,神女知来第几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缺题

在家娇小女,卷幔爱花丛。

不畏罗衣湿,折花风雨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云阳驿陪崔使君邵道士夜宴

一尉东南远,谁知此夜欢。

诸侯倾皂盖,仙客整黄冠。

染翰灯花满,飞觞云气寒。

欣承国士遇,更借美人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