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先且观天明五贼,次须察地以安民。
民安国富方求战,战罢方能见圣君。
此诗描绘了一位理想领袖的治国方略,表现了作者对于理政安邦的深刻理解和美好愿景。
“先且观天明五贼”,这里的“五贼”指的是古代认为会对社会秩序产生威胁的五种现象,如赃、盗、邪、乱、惑。领袖首先应当洞察并处理这些可能引起社会动荡的因素。
“次须察地以安民”,这句话强调了治国之本在于安定民心,通过调查土地(包括自然资源和经济状况)来确保人民生活的稳定与安全。
“民安国富方求战”,当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庶时,才可以考虑战争或其他对外的行动。这里体现了先富后武的思想,即在国内治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再去追求对外的扩张和军事上的胜利。
“战罢方能见圣君”,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理念:只有在战争结束,国家安定之后,领袖才能得到真正的尊崇。这里所谓的“圣君”并非仅指帝王,也可能是对理想化的领导者的称呼。
总体来说,这首诗强调了治国以民为本,内政与外战相辅相成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一种美好憧憬。
不详
月才天际半轮明,早有龙吟虎啸声。
便好用心修二八,一时辰内管丹成。
华岳山头雄虎啸,扶桑海底牝龙吟。
黄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
西山白虎正猖狂,东海青龙不可当。
两兽捉来令死斗,鍊成一块紫金霜。
赤龙黑虎各西东,四象交加戊己中。
复姤自兹能运用,金丹谁道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