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阳羡道中

弥楫依河渚,凉飙起朝露。

伫望舒远目,空旷多幽趣。

牛羊四野驯,鸡犬千家聚。

阳羡饶山水,兹游惬吾素。

遥闻丹丘迹,乃在白云处。

扪舌欲生峰,停杯已含雾。

佳境莫教虚,济胜将何具。

同心足欢赏,浩歌时自娱。

紫虚如可从,便拟逃名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晨行于阳羡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思。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河渚边弥楫轻轻摇动,晨露微凉,清风徐来,远处山色空蒙,牛羊悠闲,鸡犬声声,一片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阳羡之地山水丰饶,令人心旷神怡。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传说中丹丘仙境的向往,想象着那片白云深处隐藏的神秘之地。他似乎想要触摸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品尝一口山间的雾气,感受大自然的纯净与神秘。在这样的美景面前,诗人不禁心生欢喜,决定要尽情欣赏,甚至萌生了隐居于此的想法。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双重探索。

收录诗词(509)

王弘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年家子李说甫

杯酒话生平,缅怀尔二祖。

叔祖孝廉君,嘉靖当戊午。

经馆幸追随,观莲同笑语。

二难竞先登,后进瓦砾耻。

辛酉幸续貂,乙丑南宫举。

尔祖观察公,同袍最心许。

风雨忆连床,灯花频报喜。

岁月曾几何,而翁复轩翥。

弱冠荐贤书,五岭推才子。

河清邈难俟,逝者不我与。

黄岭续桐江,瓜瓞县仙李。

明德世有人,公侯复其始。

勖哉崇令名,狂歌吾与汝。

形式: 古风

凤台图为张凤台侍御题

凤凰台,凤凰台,西粤峥嵘何壮哉。

层楼杰阁势崔嵬,丹崖绿水中天开。

凤凰来兮渺何许,乃在苍梧之南、桂林之浦。

昔闻隋代巢其阿,琅玕错落今可睹。

凤去台空兮千年,高冈梧桐兮锁烟雨。

迩来此中谁为主,复有人中之凤览德辉而来仪。

雍雍喈喈鸣舜禹,池上千金市毛羽。

龟背龙鳞兮九苞文,鸣銮佩玉兮五德舞。

主人况复耽邃古,风流似厌簿书苦。

匹缣写此高堂上,潇然吏隐沧洲伍。

苍松白石兮参差,瑶草芝华兮安可数。

尧山舜井纷相似,八桂七星隐吾几。

凤凰飞兮何时还,且留巢兮山水间。

极目兮远望,见凤凰台之深山。

凤凰台上凤来去,主人梦游无定处。

形式: 古风

大椿图为郭明龙太史题

沧桑衍麻姑,蓬莱深浅犹难图。

蟠桃艳王母,穹昊微茫岂易睹。

大椿尝闻纪漆园,春秋万有六千年。

一从此树名上古,至今画谱纷流传。

风流太史郭林宗,入门下马气如虹。

手携此图邀赋咏,顾言献寿□阿翁。

阿翁种德如种树,百年便作万年计。

□□□□雪霜姿,轮菌夙称庙廊器。

昔时朱轓骖□□,□□曾洒随车雨。

茇树今留蔽芾阴,栽□□□□阳里。

迩来解组还山中,武昌云树交蒙茸。

舒散形骇长自适,魏瓠齐栎将无同。

独含太液灌灵根,芝英兰蕊交暄妍。

迈种发祥徵太史,秀色高标振木天。

问翁行年踰稀古,渥丹为颜雪垂耳。

辟谷多应授赤松,出关傥许随仙李。

伫看丹诏下蒿莱,扶桑晓日相昭回。

柳径总称鸾凤树,桃源都拟栋梁材。

我披大椿图,试赋大椿篇。

繄翁人中树兮何嶙峋,吾不知其深培厚植几秋春。

祇今凝承雨露,披拂云烟,行当芘广野而凌苍旻。

觉海菩提成善果,牛山大木长心田,彼椿之大何加焉。

君不见南山桥,北山梓,俯仰垂休自今古。

又不见燕山桂,惬山槐,流芳奕代何悠哉。

世间不朽终何物,惟有荣名万载难湮没。

试看古来树德人,岂与寻常卉木论岁月。

君家大椿之树亦如此,蒙庄所称似未喻其旨。

乔木何如有世臣,太史勖之而已矣。

形式: 古风

欹器图

我闻鲁人庙,爰有欹器存。

虚侧满乃覆,中正斯不偏。

古来圣人善观物,制器尚象岂无因。

迩来丹青者谁子,高堂写入缃缣里。

笔端疑夺炉冶工,挥毫若试浻潦水。

体立用无常,虚中应随外。

良工心独苦,妙道谅斯在。

始疑宾筵歌祈爵,玉醴当年谢酬酌。

忽似南国咏锜釜,蘋藻而今曾未睹。

细观乃辨为欹器,圆象天兮方象地。

至人戒满固如此,千载精蕴犹卓尔。

龙头豕腹何足云,徒劳骚客联夜语。

因思持满固有道,沧海善下归万涝。

由来造物每忌盈,日中月昃犹难保。

君不见孔氏何有颜若无,德跻贤圣常冲虚。

又不见成汤铭盘武箴几,触目警心皆至理。

君从何处得此图,令我熟视倍踌蹰。

披图夙夜尚慎旃,无令丹青堂上空留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