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种竹重寄子瞻》。诗中描绘了诗人亲手种植的竹林在官署中的独特景致,以及竹林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句“官曹何独异吾庐”,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官署环境的独特感受,与自己居住之所形成对比,暗示了竹林在官署中的特别之处。接着,“修竹成林手种初”点明了竹林的来源,是诗人亲自栽植而成,流露出对竹林的深厚情感和劳动成果的自豪。
“未必七贤皆纵逸,因从三昧得无馀”两句,诗人借用了古代七贤的典故,暗示竹林不仅是一片自然美景,更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通过“三昧”一词,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
“风声似水还成韵,日影填金尚觉疏”描绘了竹林在不同时间下的美妙景象。风吹过竹叶,发出的声音仿佛流水之音,富有韵律感;而日光透过竹叶洒落,金光斑驳,但整体布局依然显得疏朗有致。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竹林的动态美和静态美,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
最后,“旧事喜君能记忆,兴来当复埽墙书”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记忆与期待。诗人希望朋友能够记住这段美好的回忆,并在兴致来临时再次共同书写这份情感,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