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一日蒙赐宴浣花新建草堂感恩怀古偶作

灵雨过瑶阶,朝阳丽金殿。

吾王讲艺馀,特赐群儒宴。

玆惟杜子宅,遗址当郊甸。

盛代仰前脩,高堂歘重建。

葺茅昭旧迹,拓地增新观。

栋宇极崇华,檐甍俨雕焕。

两楹陈绮席,仙体兼珍膳。

列坐无俗宾,衔恩共酬劝。

花溪浮砌净,雪岭当窗见。

览物独兴怀,古人如对面。

追思天宝后,宇内疲征战。

徒抱稷契心,莫睹唐虞禅。

薄游经险阻,放意娱篇翰。

使获遭圣明,宁令老贫贱。

人生鲜遇合,自昔共嗟惋。

并世或弃捐,千秋有相羡。

吾曹独何幸,浅技蒙深眷。

难报国士知,空为昔贤叹。

江山钟粹美,天地存幽赞。

伫俟英俊兴,重看盛文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方孝孺在四月一日受到皇帝赐宴于新建的草堂之景,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与对盛世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灵雨过瑶阶,朝阳丽金殿”,以“灵雨”和“朝阳”象征着吉祥与光明,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祥和的氛围。接着,“吾王讲艺馀,特赐群儒宴”,点明了宴会的背景,同时也体现了君主对文人的重视与礼遇。

“玆惟杜子宅,遗址当郊甸”,提到杜甫的故居,通过对比昔日的遗迹与眼前的重建,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盛代仰前脩,高堂歘重建”,进一步强调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当前盛世的赞美。

接下来的几句“葺茅昭旧迹,拓地增新观”,描述了草堂的重建过程,既保留了原有的风貌,又增添了新的景观,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两楹陈绮席,仙体兼珍膳”,描绘了宴会的奢华与隆重,同时“列坐无俗宾,衔恩共酬劝”则表现了文人之间的和谐与情谊。

“花溪浮砌净,雪岭当窗见”,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高洁。“览物独兴怀,古人如对面”,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深切怀念,仿佛与他们面对面交流。

最后,“追思天宝后,宇内疲征战”,回顾了历史上的战乱时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徒抱稷契心,莫睹唐虞禅”,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却未能实现的遗憾。“薄游经险阻,放意娱篇翰”,描述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创作的热情。“使获遭圣明,宁令老贫贱”,表达了对遇到明君的渴望,以及不愿终老贫困的愿望。

“人生鲜遇合,自昔共嗟惋”,感叹于人生中难得的机遇与相遇。“并世或弃捐,千秋有相羡”,表达了对同时代人可能被遗忘的担忧,以及对后世能记住自己的期待。“吾曹独何幸,浅技蒙深眷”,表达了对自身能够得到赏识的感激。“难报国士知,空为昔贤叹”,表达了对无法回报知遇之恩的遗憾,以及对古代贤者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理想与现实的多重感悟,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近述基命录粗载三代帝王宽厚之政以寓忠爱之私幸彻睿览过蒙赐诗宠褒词高旨远复增惭荷谨依韵略陈情以谢万一云

明哲昔御世,虚心礼贤臣。

令名昭简策,千秋播清芬。

贤王启大藩,懿德贞且纯。

英姿迈前烈,高志企古人。

圣学自得师,旷代莫与邻。

睿谟粲可述,善政难具陈。

况复抱雄才,著作妙入神。

下笔百川涌,润泽义与仁。

陋儒亦何幸,趋召奉丝纶。

恩言宠赐褒,猥谓堪致君。

仰惟文献国,济济申白宾。

图治超太古,馀光能见分。

欢歌拟雅颂,烜赫继丘坟。

形式: 古风

斋殿观书恭侍间燕且承赐文嘉劳无任感服谨赋诗一首以抒下情

无为运王化,虚静契天心。

神情既昭朗,外诱安能侵。

斋居阅道妙,端拱肃冠襟。

超然万汇表,俨若上帝临。

竹素粲盈前,群言恣窥寻。

遐思自知要,博采仍钩深。

嗜古忘饥渴,好善踰球琳。

冥观会众理,抗志珍分阴。

俯仰周乾坤,瞬息贯古今。

人爵巳莫并,天贵谁能任。

赈窭散仓粟,赎人捐府金。

政教洽四境,苍生歌德音。

文昭圣明喜,诚格鬼神歆。

陋儒荷宠光,避席瞻旒簪。

垂欢惠颜色,洒翰嘉忠忱。

瀚海茫无涯,岂复资蹄涔。譬彼一篑土,宁?泰华岑。

受恩徒徬徨,忧怀郁钦钦。

鸿勋希旦奭,令名仰回参。

日新崇大业,济世同舟霖。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仰德之深非言可喻谨次渊明九日诗韵叙谢万一

至人宪天德,虚心体群生。

自为代工计,岂为济众名。

惟王间世才,钦圣奉天明。

端居澹无欲,四海流仁声。

耄倪竞稽首,愿王寿千龄。

如彼岷峨高,不骞复不倾。

小臣最陋劣,夙受顾盻荣。

孤恩愧明义,念旧劳睿情。

临风拭病目,思见德化成。

形式: 古风

癸酉岁京府徵考试继奉蜀王殿下命述事

少时轻离别,志气誇壮强。

及玆未莫年,巳复多感伤。

念昔之蜀都,执经侍贤王。

放怀礼法地,取乐文翰场。

耆俊满大廷,济济会冠裳。

出言有同趣,讲艺靡乖方。

惟王帝室英,聪达世莫当。

精诚洞千古,一目连十行。

道大才更雄,气温色弥庄。

劳心抚庶政,虚巳思虞唐。

封内数十州,德声蔼洋洋。

皇天䧏嘉贶,百谷屡丰穰。

盛美不自居,检身循典章。

凝情观众妙,博问取所长。

自惭鲁钝学,三岁承宠光。

避席玉座侧,设醴金殿旁。

睿哲能兼容,阙失专覆藏。

采陟等葑菲,比珍匪琳琅。

近者迎属车,拜辞褒水阳。

情真赐色笑,感激铭肺肠。

喜遇大比秋,斋官含昼凉。

寸情拟披豁,古训思对扬。虽乏㳙埃?,忠贞誓无忘。

岂知事难必,曩愿弗获偿。

徵书京国来,迅若晨风翔。

谬忝较文职,守臣启储皇。

储皇新德政,出令闻八荒。

戒饰况丁宁,庸薄实恐惶。

经旬废寝食,呕欬病在床。

王人俄继至,币自藩阃将。

强起扶杖迎,坐语两徬徨。

报国固臣节,效信亦士常。

趋召违天朝,惧非义所臧。

王心秉忠孝,处事明且详。

微衷倘见察,庶或贷死亡。

赫赫我大明,幅员同夏商。

仁恩洽宇宙,帝业炽以昌。

九有如一家,内外咸乐康。

取士皆为国,何尝限封疆。

蜀道平若砥,汉水浅可航。

胡为不能往,矫首徒慨慷。

白日流光辉,葵藿随低昂。

愿王崇明德,以慰葵藿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