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

荡荡悠悠王道平,何须奔駃著鞭先。

前车已覆非无鉴,当轴何知惮改弦。

尽撤关河重塞险,顿教陵谷一朝迁。

黄金亿万空填土,半是民间贴妇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视角探讨了铁路建设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关系。诗人殷葆诚以“荡荡悠悠王道平”开篇,描绘出一种理想化的治国之道,即在王道平定、秩序井然的社会背景下,无需急躁或强力推动事物的发展。这种平和而深远的治国理念,与后文对铁路建设的讨论形成鲜明对比。

“何须奔駃著鞭先”一句,借马匹疾驰的形象,表达了对铁路建设速度过快的反思,暗示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应避免急功近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问题。

“前车已覆非无鉴”提醒人们历史并非没有教训,历史上已有因急进而失败的例子,应当从中吸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当轴何知惮改弦”则指出在决策过程中,高层领导者应当审慎考虑,不应轻易改变既定策略,但同时也要有勇气和智慧去调整方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尽撤关河重塞险,顿教陵谷一朝迁”这两句描绘了铁路建设可能带来的巨大变革,既有对自然屏障的突破,也有对地理格局的重塑,体现了技术进步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黄金亿万空填土,半是民间贴妇钱”最后两句揭示了铁路建设背后可能存在的资源分配不公和社会负担问题,大量资金投入可能并未惠及全民,反而加重了某些群体的负担,尤其是底层民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历史教训与现实决策、自然与社会的变迁,以及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于铁路建设这一重大社会工程的复杂思考和忧虑。

收录诗词(92)

殷葆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电线

传命宁非速置邮,霎时千里赛骅骝。

灵通消息原称便,漏泄军机亦隐忧。

半字鲁鱼成铸错,十年剥蚀费持筹。

敢誇天巧人工夺,犹记闽江一战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气球

飕飕一气鼓鸿濛,毬制新奇属鬼工。

别具深心殊叵测,不凭双翼竟淩空。

功贪造化天应忌,路隔华鬘技已穷。

世事莫如高处险,敢矜窥敌快乘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古意(其一)

人道春昼长,侬嫌春昼短。

如何别至今,去日已无算。

形式: 古风 押[旱]韵

古意(其二)

劝君休种竹,竹笋不相亲。

劝君休插柳,柳色愁杀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