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十首(其九)

德孙秀眉宇,慨然修初服。

枯肠贮诗书,十饭九不肉。

成童将觅举,想见袍立鹄。

先泽傥未衰,岂无五秉粟。

汝能记吾言,并以告阿福。

闭门勿杂交,一经万事足。

形式: 古风

翻译

德孙展现着英俊的眉宇,毅然决定开始修习初始的礼节。
他的内心空虚,只有书籍和诗歌填充,常常十顿饭中只有一顿有肉。
年幼的孩子即将寻求科举之路,想象他身着官袍,像白鹤般挺立。
祖先的恩泽如果还未衰退,难道我们不能为他争取到足够的五斗米?
你应记住我的教诲,并转告给阿福。
关起门来,不要与世俗之人交往,一心研读经书,这已足够充实一生。

注释

德孙:指有美德且容貌出众的人。
修初服:学习基本的礼仪规范。
枯肠:形容内心空虚,缺乏营养。
袍立鹄:比喻孩子有望成为官员,像白鹤站立。
五秉粟:古代官俸,意指足够的粮食。
阿福:可能是诗人的孩子或亲人。
杂交:指与不同阶层的人交往。
一经万事足:专心于一种学问,认为这就足够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题为《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十首(其九)》。诗中,诗人赞扬了德孙(可能是友人或后辈)的文雅气质和刻苦读书的精神。德孙眉清目秀,对学问有着深厚的追求,虽然生活简朴,常常素食,但满腹经纶,志在科举。诗人期待德孙能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努力获得足够的俸禄来养家。他还叮嘱德孙要专心学业,避免不必要的社交干扰,认为一心向学就足够了。

整首诗表达了对学问的尊重和对勤奋读书人的鼓励,体现了陆游注重教育和品德修养的价值观。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十首(其七)

岩石著幼舆,风月思玄度。

老子放浪心,常恐迫迟暮。

安得世外人,握手相与语。

吾宗甫里公,奇辞赋渔具。

高风邈不嗣,徒有吟讽苦。

霜风吹短衣,何山不堪住。

形式: 古风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十首(其八)

久病卧江村,发白面黧黑。

艰难念温饱,日夜积涓滴。

聚壤粪园桑,荷锄耘垄麦。

苟失一日勤,农事深可惜。

小儿念乃翁,卒岁共欣戚。

跂望明年春,社雨泥一尺。

形式: 古风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十首(其六)

寓形百年中,如臂屈伸顷。

少壮几何时,已复堕衰境。

老人喜自洁,临涧漱绿净。

佛龛香事已,僧钵供煮饼。

山茶试芳嫩,野果荐甘冷。

不学万钱厨,长鱼取淮颍。

形式: 古风

读赵昌甫诗卷

蜗庐溽暑不可过,把卷一读赵子诗。

如游麻源第三谷,忽见梅花开一枝。

寄书问信不可得,握臂晤语应无期。

惟当饮水绝火食,海山忽有相逢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