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曾称白狄,今乃纪红夷;
蛮触谁相斗,雌雄未可知!
鸠居粗得计,蜃市转生疑。
独惜炎洲路,春来断子规。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的《感事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人以历史典故开篇,将曾经被称为白狄的民族与现在的红夷(可能指荷兰或西方殖民者)进行对比,暗示了民族变迁和外敌入侵的主题。"蛮触"出自《庄子》,比喻小国之间的争斗,而"雌雄未可知"则表达了对战局胜负的不确定。
接下来,诗人借鸠鸟安居的粗略策略和蜃楼海市的虚幻景象,寓言性地批评了时局的动荡和人心的迷惑。"鸠居"暗指权宜之计,"蜃市"则象征虚假的繁荣或幻象。
最后,诗人表达了深深的忧虑,"独惜炎洲路,春来断子规",炎洲指的是南方,"断子规"是杜鹃鸟的叫声,古人常以此寓意哀伤和离别,这里暗示了国家的分裂和家国之痛,以及春天的到来却无法带来和平与团圆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沉,情感饱满,体现了张煌言在民族危难之际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个人的无奈感慨。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五载真如梦,秦川恨旧游。
地分山闽越,天阔水沈浮。
鸿鹄难羁绁,蛟龙空负舟!
包胥洵国士,复郢便辞侯。
瓢泊终何济,萧然一抚襟。
呼童删白发,结客鍊黄金。
击水垂天翅,依风缩地心。
得閒聊把卷,非敢学书淫!
中原方逐鹿,何暇问虹梁!
欲揽南溟胜,聊随北雁翔。
鲎帆天外落,虾岛水中央。
应笑青河客,输君是望洋!
羽书经岁杳,犹说衮衣东。
此莫非王土,胡为用远攻?
围师原将略,墨守亦夷风。
别有刍荛见,回戈定犬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