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

小院春流,曲房香转,十二银屏如昼。

旧恨眉消,新愁梦结,又到看花时候。

听绕帘莺语,尽抵得、笙歌吹奏。

也应记取宵寒,东风摧换清漏。

堪忆去年人瘦,但玉镜成非,画阑依旧。

觅语回肠,迎姿送目,欢恨够人消受。

暗识情如水,正不断、欲平还皱。薄幸谁知?

啼痕空染襟袖。

形式:

翻译

春天的小院中流水潺潺,曲折的房间香气弥漫,十二面银色屏风明亮如白昼。
旧日的遗憾已消散,新的愁绪在梦中纠结,又到了赏花的时节。
倾听绕过帘幕的莺鸟鸣叫,那声音胜过笙歌演奏。
也该记得夜晚的寒冷,东风吹过,滴答的更漏声被催促更换。
回想去年人儿消瘦的模样,只有镜子映照出变化,栏杆依旧。
寻找话语触动内心,迎接姿态目光流转,欢喜与哀愁足以消磨时光。
暗自体悟情感如流水,时而平静,时而波纹起伏。薄情之人又有谁知道呢?
泪水空留痕迹,沾湿了衣襟和袖口。

注释

小院:庭院。
曲房:弯曲或装饰精美的房间。
银屏:银色的屏风。
旧恨:过去的遗憾。
新愁:新的忧虑或愁绪。
宵寒:夜晚的寒冷。
清漏:古代计时器,滴漏。
玉镜:形容镜子洁白如玉。
画阑:有彩绘的栏杆。
欢恨:欢喜与哀愁。
薄幸:无情或轻浮的人。
啼痕:哭泣留下的痕迹。

鉴赏

这首《探春慢》是清末近现代初词人袁克文所作,描绘了春天小院中流转的景色和词人心中的情感波澜。开篇“小院春流,曲房香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水潺潺、香气四溢的场景,营造出盎然生机。接下来,“十二银屏如昼”则暗示了环境的明亮与华丽。

词人借“旧恨眉消,新愁梦结”表达了心中的复杂情绪,既有旧日的遗憾,又有新的忧虑,而“看花时候”则点明了季节更迭,引发了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莺语绕帘,虽不及笙歌热闹,却更能触动词人的内心深处。

“东风摧换清漏”一句,通过东风和漏壶的意象,暗示时光流逝,夜已深沉,词人感叹春夜的寒冷和时光的无情。“堪忆去年人瘦”承上启下,回忆去年的情景,对比今昔,更添伤感。

“玉镜成非,画阑依旧”描绘了物是人非的落寞,词人寻找往昔的欢愉,却只能在回忆中品味。“觅语回肠,迎姿送目”描述了情感的纠葛,欢笑与泪水交织,难以自持。“暗识情如水”以流水比喻情感的深沉与变化无常,而“薄幸谁知?”则表达了对对方的责备与自嘲。

最后,“啼痕空染襟袖”以衣袖上的泪痕收尾,形象地展示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人理解的孤独。整体来看,袁克文在这首词中以春天为背景,抒发了人生的哀乐与变迁,展现了词人的细腻情感和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04)

袁克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桂枝香

江南且住,又邃市凄寒,灯酒何处?

东去江流不绝,此情如故。

轻车宛转霜风里,怅天涯、一年重暮。

者时红袖,殷勤乍暖,还怯人妒。向邻里、寻歌泥舞。

便帘隔疏香,犹认眉妩。看似寻巢燕子,绕梁谁主?

临妆索笑寻常见,几黄昏、门外凝觑。

树摇微梦,寒侵瑶席,等教春护。

形式:

江夏秋怀三首(其二)

人物骎寻迫暮迟,秋风万里来如期。

幽虫切切竟何道,羁燕匆匆将安之。

洛下微吟聊拥鼻,西山爽气为支颐。

肯将翰墨悲流落,寄语三闾彼一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江夏寓兴二首(其二)

陂湖蹙坊市,江汉复纵横。

沮洳莎城阽,晴旸竹瓦鸣。

新文添鵩赋,异味识鼋羹。

岂复悲流落,官粮寓此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老槐

老树久枯秃,俯临清路尘。

曾无席地阴,庇暍及斯民。

枭巢与狐穴,凶怪相凭亲。

嗥啸属阴黑,惊摇旁近人。

周环筑级坛,立社祠秋春。

既享不材寿,滥当有土神。

勿惑巫妇言,请挥樵者斤。

犹疑终窃据,复作后来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