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之宣城留别吴门效白乐天体

被诏守东吴,夜渡扬子津。

拭目迎家山,洗我京洛尘。

此邦多贤豪,况复平生亲。

初欲循故事,公宴月三旬。

庶以叙契阔,岂徒乐吾身。

临州未阅月,吏牍方纷纭。

避嫌俄得请,主地翻为宾。

樽酒未重持,行乐知何因。

物理可胜叹,俯仰迹已陈。

趣整震泽帆,遥挹敬亭春。

五月而报政,速哉彼齐人。

今我若置邮,何德于吴民。

举手谢吴民,自笑行役频。

使君不能诗,烦汝迎送勤。

来惭白太守,去愧谢宣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希所作的《将之宣城留别吴门效白乐天体》,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变化,展现了从京城到地方官职的转变过程中的复杂心情。

首句“被诏守东吴”,点明了诗人被朝廷派遣至东吴(即江南地区)任职。接着“夜渡扬子津”描绘了诗人夜晚渡过长江的情景,既表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对新环境的期待与不安。

“拭目迎家山,洗我京洛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京城尘世生活的厌倦。他渴望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慰藉。

“此邦多贤豪,况复平生亲”表明诗人对即将前往的地方充满期待,因为那里不仅有众多的贤才豪杰,还有许多平生的旧交。这体现了他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初欲循故事,公宴月三旬”描述了诗人希望按照传统行事,举办一个月的公宴,以此来叙旧交、结新友,享受社交的乐趣。

然而,“临州未阅月,吏牍方纷纭”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诗人刚到任不久,就被繁杂的公务所困扰,无法实现最初的计划。

“避嫌俄得请,主地翻为宾”则反映了诗人为了遵守官场规则,不得不暂时放下自己的身份,成为主人的客人,这让他感到无奈和尴尬。

“樽酒未重持,行乐知何因”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尽情享受生活乐趣的遗憾。他意识到,由于政务繁忙,很难再有时间与朋友欢聚一堂。

“物理可胜叹,俯仰迹已陈”是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感叹于自己在官场中忙碌奔波,却难以把握真正的生活。

最后,“趣整震泽帆,遥挹敬亭春”预示着诗人即将离开,前往新的目的地。他遥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过去的怀念。

“五月而报政,速哉彼齐人”提到诗人要在五个月内完成政务汇报,赞扬了齐人(可能是指齐国或齐地的人)的效率。

“今我若置邮,何德于吴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更好地服务吴地百姓的自责。

“举手谢吴民,自笑行役频”是诗人对吴地百姓的告别,同时也对自己频繁的公务旅行表示自嘲。

“使君不能诗,烦汝迎送勤”则是诗人对吴地官员的感谢,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文学才能的谦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情和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收录诗词(16)

林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滕元发守吴兴

清风楼下两溪春,三十馀年一梦新。

欲识玉皇香案吏,水晶宫主谪仙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吴兴赠贾收二绝句(其一)

乐天遗句满吴门,谢朓窗中列岫存。

试问白蘋洲上客,诗人贾岛有曾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吴兴赠贾收二绝句(其二)

岁中谩说易三麾,风月可尝有别离。

尽是昔贤吟醉地,惜哉此老不能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送程给事知越州

政事纵横绝世才,文章侍从冠邹枚。

南州节制金城固,东省深严琐闼开。

笑别道山探禹穴,暂辞玉案下蓬莱。

贺家湖上中秋月,遥听新诗落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