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吴文企的《登定海八面楼望海》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海的壮阔景象与深邃思考。
首句“便欲乘潮去”,表达了诗人被眼前浩瀚大海所激发的冲动与向往,想要随波逐流,融入这无垠的海洋之中。接着,“登临小白华”一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定海八面楼,以及他所面对的背景——小白华山,通过这一细节,营造出一种登高远眺的豪迈氛围。
“凭谁辨灰劫,无术算河沙。”这两句诗,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灰劫”和“河沙”来表达时间的漫长与宇宙的浩瀚。诗人似乎在思考宇宙的起源与终焉,以及其中的无尽变化,表达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感悟。
“开士元居海,仙姑旧姓麻。”这两句则转向对隐士和仙人的遐想,通过“开士”(得道高僧)和“仙姑”(仙女)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最后,“蓬莱几清浅,好问蔡经家。”引用了传说中海上仙山蓬莱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并以“蔡经家”(蔡经是《神仙传》中的人物,擅长问天求道)为引子,进一步深化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高望海的场景,结合对时间和空间的哲思,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