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装点寒林别样新,卧残纸帐共谁论。

颇宜魏晋谈禅处,似薄羲皇后代人。

淡月影分孤岭瘦,微风香透一帘春。

清狂诗兴凭长助,欲种年年未了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寒林中梅花独放的清雅景象。首句“装点寒林别样新”,以“装点”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在寒冷的树林中绽放,为冬日的景色增添了一份不同寻常的新鲜感。接着,“卧残纸帐共谁论”,诗人仿佛与梅花一同静卧于残破的纸帐之中,探讨着关于生命、自然与存在的深刻话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颇宜魏晋谈禅处,似薄羲皇后代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梅花与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以及远古时代的人物相联系,暗示梅花不仅是一种自然界的美丽之物,更象征着高洁、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梅花在诗人眼中,仿佛是沟通古今、连接心灵的桥梁。

下半部分转而描写梅花的自然之美:“淡月影分孤岭瘦,微风香透一帘春。”月光下的梅花影子投射在孤独的山岭上,显得格外清瘦,而微风吹过,梅花的香气穿透帘幕,仿佛春天已经悄然来临。这种对比手法,既展现了梅花在冬日中的坚韧与独立,也预示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最后,“清狂诗兴凭长助,欲种年年未了因”,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以及由此激发的创作灵感。梅花不仅给予了诗人诗兴的激发,也让诗人产生了想要在每年的这个时候继续探索和表达的欲望。这不仅是对梅花美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与艺术之间深刻联系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到了梅花在冬日里的独特魅力,以及它所蕴含的哲思与情感,是一首富有深意且充满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3)

刘鸿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子矶寄杨嘉芝吏部

为报周南太史公,山川信美大江东。

穷搜燕子矶头翠,乱舞杏花村里红。

撒手悬崖何住着,当头明月自凌空。

故人误落尘樊内,今夜抽帆挂快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漫兴

疏篱衰草伏荒鸡,风剪霜林叶叶西。

立尽残阳无一语,暮云寒压雁声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赠隐者

桑麻泄泄蝶籧籧,检点身心乐有余。

十亩晚禾乘月获,一庭名药带云锄。

天晴着屐看山瀑,夜静焚香读道书。

尘世是非慵不管,浊醪方熟菊方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哭书麟大侄

几度音书款竹篱,伤心竟赋玉楼词。

文章有鬼鹃声急,时命无天雁影迟。

暖阁春深怜去马,夕阳秋老泣归輀。

铮铮行辈还能几,风雨何堪葬一枝。

道南心许仲容贤,兰树森森总枉然。

铁笛舒声双鹤迥,玉虬七尺一棺便。

梦中草色江南路,水底功名岱北天。

从此青箱成废坠,黄花满地锁寒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