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曹之谦所作的《吊王内翰从之》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逝者的哀思。
首联“往年高步到瀛洲,岂料东陵是故侯。”以“瀛洲”象征理想之地或仙境,与“东陵”形成对比,暗示了主人公曾有过辉煌的过去,却未曾料到最终会落得如此结局,暗含命运无常之意。
颔联“庾信竟归周室老,刘桢真有岱宗游。”引用庾信和刘桢的故事,分别指代庾信晚年归于北周,刘桢曾游历泰山,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可能也经历了类似的转折。
颈联“山瞻斗仰名空在,桂折兰摧恨未休。”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山”、“斗”、“桂”、“兰”等自然意象融入其中,象征着名望、荣誉与美好事物的消逝,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遗憾,以及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尾联“郁郁佳城滹水上,野烟寒草未经秋。”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佳城(墓地)位于滹水之上,野烟与寒草交织,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悲凉的氛围,暗示主人公的离世,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逝者深深的哀思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深沉,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