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曾梅台参议庆万寿礼成归闽省

夫君昔为南省郎,十年不调空翱翔。

是时天子重礼乐,含香日日趋明光。

圭坛宝畤布釐福,万国冠裳借膏沐。

彩毫不遣侍金门,铜符幸得驱华毂。

揽辔将酬明主恩,日月冥冥怜戴盆。

吴江月色心同苦,燕狱霜飞气尚冤。

直道何辞屈与辱,浮云坐见翻仍覆。

己怨闽人来暮歌,宁从詹尹随时卜。

尔来离宫八月天,遥上南山万寿篇。

待漏犹逢护衣吏,闻乐空怀展采年。

龙墀锡宴欲归去,驿路劳歌感行寓。

白露江头零素波,青枫道上残红树。

武夷千峰溪九曲,此后轩车频问俗。

古来名山臧异书,汉廷曾重长生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昔日为南省郎的官员,十年未得升迁,却在天子重视礼乐之时,有幸参与了重要的祭祀活动,虽未能常侍于金门,却有幸执掌华毂,展现了其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诗中通过“吴江月色”、“燕狱霜飞”的意象,表达了内心的苦楚与冤屈,同时也展现了其坚守正直之道的决心。

“直道何辞屈与辱,浮云坐见翻仍覆。”这两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坚持,即使遭受屈辱,也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念。接着,“己怨闽人来暮歌,宁从詹尹随时卜。”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于命运的无奈与寻求。

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离宫八个月后,为庆祝万寿礼成而创作的诗歌,表达了对朝廷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归乡的渴望。在返回闽省的路上,诗人感慨于白露江头的零落波浪与青枫道上的残红树木,这些自然景象似乎映射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武夷千峰溪九曲,此后轩车频问俗。”诗人以武夷山的壮丽景色作为结束,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的机会深入民间,了解民情,体现了其对社会事务的关注与兴趣。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对国家、家乡以及社会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赠崔宗伯万寿礼成归南都

君王万寿开灵祥,海岳百辟来明堂。

钧天已熟华胥梦,五夜新传玉殿香。

金陵礼乐尊南省,玉帛遥随卿月影。

拜舞还同北阙班,文章元并三台迥。

孝皇昔日求名贤,夜夜宫中露祷天。

鼎湖已驾飞龙驭,虎观多留鸣凤篇。

天球云瑟吾崔子,降神独步中州起。

名姓空将金马高,词章不作青钱拟。

余卧江南今几春,春山伐木远怀人。

一笑长安见颜色,片言金石开精神。

人生聚散何草草,传闻晓发长安道。

载酒追寻野外山,登楼却羡云中鸟。

天高日短归思深,寒飙飒飒悲空林。

绿绮美人不成调,碧草王孙愁素心。

归去凤台岁已暮,青青桂树汀洲路。

尽道星槎天上回,方知机石人间误。

杳杳行尘欲断肠,垂衣此日开明光。

千秋一遇留金鉴,九罭何时见绣裳。

形式: 古风

追送王内翰归省

昨朝走马居庸关,千峰路绝不可攀。

腰间宝剑空绣涩,传闻彍骑横天山。

归来晨谒紫宸殿,叹息同心多隔面。

何事君为南国行,不留今夕张华宴。

追送城南暂住车,道上垂杨枝叶疏。

春去秋来等抛掷,几时同上平戎书。

而翁论交今十载,含香汉署生风采。

芙蓉湖上能早还,白龙山中共谁在。

君行令我望沧洲,而翁身閒未白头。

自惜同歌不同调,况复阴云多杪秋。

还乡驷马明昼锦,满堂宾客为亲寿。

江左风流莫久淹,河东词赋时常售。

形式: 古风

送陈上思州守

金川少年称俊儒,闭户读书形欲癯。

白雪高歌国色丽,青天失意泥途俱。

平生岂乏万言策,知已希闻三吐哺。

瑶柱哀音调别鹤,红尘汗血随盐车。

忆昔相逢孺子湖,湖上深林啼鹧鸪。

客窗忍把冯驩铗,秋风且钓张公鲈。

别来十年身不孤,传闻一鸣惊帝都。

贾谊无缘白玉署,班生空赋黄金铺。

除书典郡向何所,蜃雨蛮烟朝至晡。

但见汉界表铜柱,已携湘怨过苍梧。

苍梧铜柱开雄图,风流四海本不殊。

世间云雨多反覆,天上杏桃今有无。

一袍尚恋故人德,五品且剖诸侯符。

星槎八月下南海,千金骏足鸣交衢。

出关班超矢白发,守浦孟尝还彩珠。

尽将来日报天子,不负明时为丈夫。

形式: 古风

赠张方柄教授湖州

五湖之上开名津,白蘋紫蔓迷行人。

郡临七泉疑无地,风入三吴别有春。

春风随物改,人文不相待。

礼乐殊百年,词章悲六代。

海陵大儒鸣邹鲁,当年襟佩谁同俦。

五经问难陋白虎,万事经纶如骍牛。

沧桑嗟下土,泮藻歌前古。

龙马真符难再逢,科斗陈编竟何补。

先生少小行谊尊,吹竽不向诸侯门。

栖迟独抱遗经老,流落空怜壮志存。

五十为郎不得志,万里君门虚有意。

伏生文学汉儒宗,闽国山川考亭地。

考亭草树日已荒,哀歌自度高云凉。

春来但解种桃李,岁久何心肥稻梁。

稻梁每妒士,桃李不言恩。

青毡淹岁月,皇坟在乾坤。

鼓枻苕溪上,深山桂枝长。

琴瑟还自更,衣冠安所放。

道涧学海遗中原,麟角无光虫技繁。

欲从大雅回三极,早向颓流问一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