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二首(其二)

招宝山邻娑竭宫,县峰仍接补陀峰。

晴晴雨雨皆如响,谬挹池鳗拜土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翻译

招宝山紧邻着娑竭宫,县城的山峰连接着补陀峰。
无论晴天雨天都如同乐音响起,我误以为池中的鳗鱼在拜祭土龙。

注释

招宝山:地名,可能指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一座山。
娑竭宫:可能是虚构或神话中的宫殿,也可能指佛教圣地。
县峰:县城附近的山峰。
补陀峰:佛教名山,位于浙江普陀山。
晴晴雨雨: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响:比喻声音。
谬挹: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池鳗:池塘里的鳗鱼。
土龙:民间传说中象征水神或吉祥物的土塑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招宝山与娑竭宫相邻的景致,山势连绵,与补陀峰相接,无论是晴天还是雨日,山间的景色变化都如同自然的乐章,生动而富有节奏。诗人以池鳗拜土龙的意象,寓言雨水的滋养,表达了对雨水的喜爱和丰收的期盼。整体上,此诗以山水写意,融入神话元素,展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喜悦之情。

收录诗词(2048)

陈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雨二首(其一)

永宁开善皆留宿,梦破阶除急雨倾。

人道行车定膏泽,我知龙伯念春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喜雨口号呈陈守伯固十二首(其十二)

雨后郊原小杖藜,行人相语各伸眉。

即今极目如云稼,曾是蝗虫盖地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喜雨口号呈陈守伯固十二首(其十一)

岁收粗足蛰饥雷,不赖门生送酒杯。

坐遣将军扪腹笑,端知此惠有从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喜雨口号呈陈守伯固十二首(其十)

得句聊将颂作霖,开樽亦复陋孤斟。

南亭旧约何时践,志喜从公更一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