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蜀公挽诗(其六)

嗣皇思故老,趣诏侍筵经。

驷马空频驾,高鸿本自冥。

苍生虽绝望,盛德愈流馨。

出处俱全节,辉光并日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新君怀念着老臣,急忙下诏让他们参加御宴。
虽然多次空驾四马车前往,但高飞的大雁原本就属于天空。
尽管百姓感到绝望,但高尚的品德更加散发出芬芳。
他们的行为都符合节操,光辉如同日月星辰并照人间。

注释

嗣皇:新君。
故老:老臣。
趣诏:急忙下诏。
侍筵:参加御宴。
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空频驾:多次空跑。
高鸿:高飞的大雁。
冥:天空。
苍生:百姓。
绝望:感到绝望。
盛德:高尚的品德。
流馨:散发出芬芳。
俱全节:符合节操。
辉光:光辉。
并日星:如同日月星辰。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李廌所作,收录在《范蜀公挽诗》中。从诗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哀思和对逝者的缅怀之情。

首句“嗣皇思故老”表达了继承先王遗志,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而“趣诏侍筵经”则是说这些怀旧的情感是在接触古代文献、参加朝廷会议时更加深刻。"驷马空频驾,高鸿本自冥"中的“驷马”指的是古代帝王的车马,而“高鸿”则象征着高洁不染尘世之物,“本自冥”暗示了逝者已经远去,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作者通过对比生与死之间的差异,表达了对逝者的无限哀思。

“苍生虽绝望,盛德愈流馨”一句中的“苍生”指的是普通百姓,而“绝望”则是说在现实面前感到绝望,但“盛德”即广大的美德,“流馨”指香气远扬,这里强调了逝者的高尚品质和对后世的影响力,即便是在绝望中,逝者所留下的美好也依然散发着光彩。

最后两句“出处俱全节,辉光并日星”则是说不论在哪个方面,逝者的行为都保持了高尚的品格,而他们的光芒甚至与太阳和星辰相比,也就是说,他们的精神象征着永恒的光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回忆和怀念,以及对其品德和影响力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逝者的深切缅怀和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范蜀公挽诗(其三)

庆宁虽首议,濮庙一何公。

君子初无党,贤臣惟尽忠。

死生全大节,社稷倚元功。

疾彼梁丘子,依违秪尚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范蜀公得请再致仕蜀公作诗命某次韵

老恋林泉拒衮衣,高山景行众思齐。

久膺重任当先觉,独以清风激众迷。

越相家声千载后,商公旧隐白云西。

坐令贪懦趋忠厚,寄语狂童勿芥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表高氏石公之墓

黄金照地晋将军,剑履盈门万石君。

独以德名追远裔,尽将富贵比浮云。

璚田种药期公寿,夜壑移舟忽梦分。

彷佛平生阻瞻觌,一诗三叹漫殷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诗一首

江皋草茅软,马首路平宽。

叹老龙钟态,伤春料峭寒。

月檐茅影乱,风瓦竹声乾。

喜从佳公子,诗成槊在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