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任千载大卿同王万里杨仲博汎湖任赋二诗和其韵(其二)

翠舫青帘白玉舟,风轻日淡相兹游。

芙蓉覆地锦衾烂,杨柳雕空印篆缪。

月上酒痕浑未觉,山撩诗思浩难酬。

颇怜此会何时又,相伴江湖归去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绿色的小船挂着青色的帘子,白色的玉舟在水面轻轻摇曳,风轻日暖,我们一同游玩。
湖面上的荷花如地毯般铺开,锦被般灿烂,杨柳倒映在水中,仿佛雕刻的篆文错落有致。
月亮升起,洒下的酒痕还未察觉,山景触动诗兴,却难以用言语表达。
我十分珍惜这样的聚会,不知何时能再次重逢,只愿与你相伴江湖,直到归隐。

注释

翠舫:绿色的小船。
青帘:青色的帘子。
白玉舟:白色的玉制小舟。
风轻日淡:风轻日暖。
芙蓉:荷花。
覆地:铺满地面。
锦衾烂:如锦被般灿烂。
雕空:倒映在水中。
印篆缪:像篆文错落。
月上:月亮升起。
酒痕:洒下的酒迹。
浩难酬:难以言表的浩渺诗情。
颇怜:十分珍惜。
何时又:何时能再次。
相伴江湖:相伴在江湖中。
归去休:归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而闲适的湖上泛舟图景。"翠舫青帘白玉舟"写出了舟船的雅致与色彩,暗示着主人与友人的身份不凡。"风轻日淡相兹游"则描绘出天气宜人,微风轻拂,阳光明媚,适合出游的氛围。

"芙蓉覆地锦衾烂,杨柳雕空印篆缪"运用比喻,将盛开的荷花比作覆盖地面的锦绣,形容湖面如锦,杨柳则如雕刻的纹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细腻。"月上酒痕浑未觉,山撩诗思浩难酬"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月光洒在船上,诗人与友人饮酒谈诗,沉浸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

最后两句"颇怜此会何时又,相伴江湖归去休"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聚会的深深眷恋,希望这样的美好时光能再次重逢,期待与朋友们一同在江湖间悠然度日。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体现了宋代理学家魏了翁的文人情怀。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自长宁阡过灵泉兄墓爇黄经从隈支以归

晨策犯层巅,危如峭壁缘。

溪明人在地,路绝马行天。

松倚露云立,稻依霜雨眠。

不知岁年晚,抚事亦悠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舟至合江度周卿以诗相迓次韵

雨满长空水拍畴,荔香松色倚江流。

半窗灯火千年梦,万里风波一叶舟。

谩道班卿若仙去,谁知谢傅正同忧。

西归待我期相告,横被风师三日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观南堤

吏报南郊役事休,好风吹袂到江头。

长堤饮水马非马,叠石护田牛戴牛。

处处女筐蚕望岁,村村社鼓麦祈秋。

守臣不办康时策,只把农夫作己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许侍郎同饮郊外王氏亭分韵得风字

万绿成帷涨晚空,不知门外几番风。

月拖树影阑干角,烛挟花阴酒盏中。

饮隽青山如有问,曲终远意浩无穷。

登临此地知多少,气味应难似此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