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对过去战争岁月的回忆与感慨。通过“年馀五十二毛新,三十年中在战尘”这两句,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自己历经沧桑的人生轨迹,以及在这三十年间亲身经历的战乱。这里的“五十二毛新”可能寓指岁月的更迭,而“三十年中在战尘”则直接点明了其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战乱之中。
接下来,“说与儿童都不听”一句,透露出诗人试图向年轻一代讲述那段历史的无奈。这不仅仅是由于年轻一代对历史的漠视或缺乏兴趣,更可能是他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难以理解或感受战争的残酷与艰辛。因此,诗人感叹道:“为渠生是太平人。”意思是说,自己之所以能活在这样一个没有战争的和平时代,实属幸运。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乱,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惜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后世能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期待。诗中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变迁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