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谢廷柱的《白湖草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山水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湖草亭周围自然景观的和谐与静谧。
首句“汀蒲岸柳翠相交”,以“翠”字点染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世界,将水边的蒲草与岸边的柳树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清新悦目的画面。接着,“方丈亭如太古巢”一句,通过将亭子比作远古时期的巢穴,不仅形象地描绘了亭子的古老与隐秘,也暗示了此处远离尘嚣,仿佛是世外桃源。
“垂钓月光浮水面,开窗山色在林梢”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月光下的垂钓者,与远处山色映入眼帘,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象。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
“饮逢野老容参席,邻许渔翁少结茅”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诗人与当地的老人饮酒交谈,渔翁则在近旁悠然自得,这种和谐相处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最后,“梦寐十年今一访,山灵无乃讶旗旓”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深情向往与怀念。十年的时光,让诗人对这里充满了期待与憧憬,而当他再次造访时,似乎连山灵都对他的到来感到惊讶,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诗人情感的深刻表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湖草亭及其周边环境的宁静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是一首富有诗意的自然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