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先民部贞穆先生(其九)

忍就要离买好邻,征衫长笑□猿人。

隽周自信坎中血,齐女未分柳外身。

已见名丝穿虎窟,谁怜墨汁染青燐。

兰皋木末存神理,石骨苍凉偃竹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元汴所作的《哭先民部贞穆先生(其九)》。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忍就要离买好邻,征衫长笑□猿人”,以“忍”字开篇,表达了对逝者生前坚韧不拔、忍辱负重的精神品质的赞美。接着,“买好邻”暗示了逝者在世时与人为善、广结善缘的美好形象。“征衫长笑□猿人”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笑容和精神却如同长衫一般,永远留在人们心中,给予后人温暖与力量。

颔联“隽周自信坎中血,齐女未分柳外身”,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人格魅力的颂扬。这里“隽周”、“齐女”分别指古代的两位贤士,他们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故事被诗人用来比拟逝者,强调其内心的强大与坚定。同时,“坎中血”与“柳外身”的对比,既展现了逝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也暗示了其最终超越苦难、获得解脱的境界。

颈联“已见名丝穿虎窟,谁怜墨汁染青燐”,通过“名丝穿虎窟”的形象,象征逝者虽身处逆境,但其名声与精神依然熠熠生辉,如同穿过险恶环境的光芒。而“墨汁染青燐”则可能寓意逝者在追求真理与正义的道路上,虽然历经磨难,但其精神之光却能照亮他人,如同墨汁染青燐般,留下深刻的印记。

尾联“兰皋木末存神理,石骨苍凉偃竹筠”,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表达了对逝者精神永恒的信念。兰花生长于幽静之地,其神理(精神法则)得以保存;石骨苍凉,竹筠偃伏,象征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品格如同自然界的永恒元素,继续影响和启迪着后来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深情回顾与哲理思考,展现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与无尽怀念,同时也传递了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91)

谢元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其十)

怪由毛里错投胎,蓼味虫音带苦来。

天地英雄同武满,九州吉士半泉台。

勿从秋水问霜叶,独向寒原礼古苔。

东去天吴张九首,不飧地雁飧中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其一)

谁将孤掌臂莲条,造物致人匪不尧。

庭裔蛟糜欣佩芷,东山銶斧恶闻鸮。

仲华已识刘文叔,尹氏犹争王子朝。

礼义州前虚一左,未烦宋玉赋魂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其二)

誓水危涛万马奔,何分谄魄与忠魂。

凿幽以出陈明器,坏木猗谁哭库门。

泉下尽人能肉虎,犹生惟子可孙昆。

曹刘信史纷纷异,敢续欧公正统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哭林非斋师师与羊城争立督战三水赴汨罗之召八首(其三)

墓表汤阴嵇侍中,后先蹑屐偶雷同。

难将谯羽系苕苇,未许颓桑指螮蝀。

泣血江河为吊鸟,忘情草木感秋虫。

潜虬植发暮潮黑,秀缬峰青想九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