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景新归豫章

西风雨打梧桐湿,有客升阶作长揖。

面熟无烦道姓名,试问行年惊四十。

四十年中二十边,与君相会在东禅。

丰姿皎皎囊中玉,才艺便便山下泉。

啸咏或过僧饭后,醉眠时在佛灯前。

别来许久今重见,却恨流光疾于电。

我尚淹为陇亩民,君今已挂天官选。

谁知复作故乡行,水远山长无限情。

射日匡庐湓浦道,齐云滕阁豫章城。

豫章城,风日清,青枫叶落水波平。

孤鹤横江秋度影,商船吹笛夜闻声。

王师尚有虔州讨,愿得来书报息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史鉴的《送黄景新归豫章》描绘了送别友人黄景新的场景。首句“西风雨打梧桐湿”,以雨打梧桐的环境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接下来,诗人以“有客升阶作长揖”描绘了黄景新登阶告别的情景,简洁而富有画面感。

“面熟无烦道姓名,试问行年惊四十”两句,通过不需过多寒暄,直接询问年龄,表达了对友人时光飞逝的感慨。接着,诗人回忆起与黄景新过去的交往,称赞他的才华出众,如同山下涌出的泉水般丰富。

“啸咏或过僧饭后,醉眠时在佛灯前”写出了友人洒脱的生活方式,既有与僧侣的交往,也有醉眠的闲适。然而,“别来许久今重见,却恨流光疾于电”又表达了对分别时间之久和时光流逝之快的遗憾。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仍在乡间,而友人已经仕途高就,接着描述了黄景新归乡之路的景色,如“射日匡庐湓浦道,齐云滕阁豫章城”,展现了旅途中的壮丽风光。豫章城的风日清朗,秋景宁静,孤鹤与商船的意象更增添了离别的寂寥。

结尾处,诗人关心战事,希望得到友人的消息,表达出对和平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融入了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哭何以高

少日才名重,平生分谊亲。

酒多应是病,金尽未为贫。

往事成春梦,残花逐市尘。

天涯空怅望,零落转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乐清

未老成归计,房开祇树林。

青山尘外相,明月定中心。

近水行秋影,焚香坐夜深。

世人寻不见,惟听海潮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王静深还合州

风波才定日,舟楫又归程。

月冷巴猿啸,人悲蜀道行。

阵图依旧垒,山势接孤城。

最是临岐别,秋高断雁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饮乌步顾氏村居

去郭逾千步,淳风自一乡。

日斜鱼市集,岁久水祠荒。

草色遥连浦,花枝半出墙。

西南山更好,欲渡苦无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