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答友人二首(其二)

故园松菊近如何,三径依然拟再过。

芳草迷离啼鸟歇,晚山澰滟夕阳多。

千秋姓并江东隐,一线骚留厓北歌。

为问沧溟垂钓者,羊裘久矣换渔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园的深深思念与向往之情。首联“故园松菊近如何,三径依然拟再过”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想象着再次踏上那熟悉的路径,感受松菊的生机与宁静。颔联“芳草迷离啼鸟歇,晚山澰滟夕阳多”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芳草迷离,啼鸟已歇,晚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泛起层层涟漪,展现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

颈联“千秋姓并江东隐,一线骚留厓北歌”则借用了历史人物和文学典故,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艺术的崇敬。这里提到的“千秋姓并”可能是指历史上众多隐居于江东的文人,“一线骚留厓北歌”则可能暗指屈原的《离骚》等作品,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和作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和文学创作的追求。

尾联“为问沧溟垂钓者,羊裘久矣换渔蓑”以一个设问句结束,将话题引向了对隐逸生活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询问那些在沧海垂钓的人,是否已经厌倦了渔蓑的生活,想要换上羊裘,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回归平静生活或继续追求精神自由的矛盾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211)

罗万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郭正夫招同诸公入陶社之作二首(其一)

柴桑日月剩遗民,手揽江离泣累臣。

白社那邀采药客,青门旧识种瓜人。

一身费许登山屐,万事悲馀漉酒巾。

岂是攒眉违夙约,祇妨无处问渔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答郭正夫招同诸公入陶社之作二首(其二)

虎溪三笑羡同时,把臂深林好在兹。

拟续宗雷高士步,肯违嵇阮素交期。

天寒鹤怨桥边语,夜静猿呼泽畔词。

一卧峰头惊景换,青袍白马不胜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入山寄诸眷属

几年尘土混衣冠,火宅栖迟梦已阑。

破釜昔曾闻项籍,携铛今窃效陈抟。

孤踪冷比飞鸿爪,去志迅如落涧湍。

从此黄岐峰顶月,清宵应各照团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赤城道人与傅由庚居士共订出世之约将拟结茅水竹见示缘册走笔戏题

道人行履爱风流,荆棘林中著絮裘。

一带水光渠是我,几竿竹影独耶俦。

但将云壑为扃鐍,肯信蓬茅是赘疣。

了事尝推傅大士,解言空手把锄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