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十首(其二)

孤灯深夜半,何乃抚床为。

道左时难料,心方世岂知。

孰刊前代史,肯作近人诗。

黠鬼应相笑,乾坤一老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深夜独坐孤灯下,为何抚摸着床榻呢。
人生的道路难以预料,内心的想法又有谁能真正理解。
谁会修订前朝的历史,又怎肯写下当代人的诗歌。
狡猾的精灵或许会嘲笑,我这老者在天地间显得如此痴傻。

注释

孤灯:形容独自一人在灯光下。
何乃:为何,为什么。
抚床:抚摸床榻的动作,可能表示思考或怀念。
道左:道路的一边,比喻人生旅途。
心方:内心的想法。
世:世间,世人。
刊:修订,修改。
前代史:古代的历史。
肯:愿意,肯做。
黠鬼:机智的精灵,这里可能指讽刺或嘲笑者。
乾坤:天地,宇宙。
老痴:老而痴傻,形容自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独处、孤独而又自我反思的氛围。"孤灯深夜半,何乃抚床为"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里,面对微弱的灯光,无法入睡,只能轻抚着床沿的情景。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状态的写照,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

"道左时难料,心方世岂知"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以及内心所承受的压力与困惑。这里的“道左”指的是人生的道路,往左走是迷失方向,比喻诗人对未来感到迷茫。而“心方世岂知”则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便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也难以真正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孰刊前代史,肯作近人诗"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历史观念与文学取向。诗人不愿意去深究前代的历史(“孰刊前代史”),而是更倾向于创作描述当下生活和情感的诗歌(“肯作近人诗”)。

"黠鬼应相笑,乾坤一老痴"这两句则是在表达一种豁达与自嘲。诗人将自己比喻为“老痴”,认为世间万物都在变迁,而自己却仍旧坚守着一些过时的信念和情感,这种状态是可笑的。同时,"黠鬼应相笑"则是在表达一种看破红尘、超然物外的心态,仿佛诗人与世间的智者(“黠鬼”)一同在嘲笑这个纷扰复杂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孤独时光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自我反思和历史感怀,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于个人命运、历史认知以及文学创作态度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不寐十首(其一)

清寒雪夜天,攲枕暗灯前。

总为多思虑,常令少睡眠。

著书传后世,讲学绍先贤。

老死将无日,空閒十二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中秋夜喜晴

秋来剩赋倚楼吟,天慰衰翁此夜心。

霁色一轮升白玉,欢声万镒价黄金。

酒才半醉吾忘我,诗最难题古到今。

日□西流聊困卧,不知更浅与更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中秋前一日雨送罂粟戎葵子与刘元煇

小雨翻锄土带沙,戎葵罂粟送诗家。

敢争天上中秋月,且种人间隔岁花。

小稔米今犹未贱,固穷酒可不须赊。

乘閒傥肯来相过,有水吾能自煮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丹阳道中大雪

轻船摇兀涕垂颐,我见人船更谓奇。

琐细穿篷仍急舞,迷漫渡水故斜吹。

孤村茅屋炊烟绝,匹马毡衫冻仆随。

此是老夫有声画,丹阳道上雪天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