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舟中赋得秋怀四首(其二)

龙关波浪接天浮,忆昨江帆过石头。

上国云霞高庙晚,乱山松柏孝陵秋。

几朝大政从新主,百战奇功失故侯。

试向镐京探往事,乾坤何得动闲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叔承的《吴江舟中赋得秋怀四首(其二)》描绘了诗人舟行吴江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龙关波浪接天浮”以壮阔的景象开篇,龙关(可能指地名)与滔滔江水相连,仿佛与天相接,展现出江面的辽阔和气势。次句“忆昨江帆过石头”回忆起往昔船只经过江中的石头,引出对过去的追忆。

接下来,“上国云霞高庙晚”描绘了傍晚时分,京城的云霞映照在高大的庙宇之上,渲染出一种庄严而静谧的气氛。诗人又借“乱山松柏孝陵秋”描绘了孝陵(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周围的秋景,松柏苍翠,暗寓历史的沧桑和帝王的永恒。

“几朝大政从新主”感慨朝代更迭,新的统治者带来新的政策,而“百战奇功失故侯”则表达了对旧日功臣命运的沉思,暗示了世事变迁和英雄无常的主题。最后,“试向镐京探往事,乾坤何得动闲愁”以深沉的疑问收尾,诗人试图探寻历史的痕迹,却感叹天地间为何仍有闲愁萦绕,流露出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和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江景与历史遗迹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政治与个人命运的思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49)

王叔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光允,晚更名灵岳,字子幻,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赋诗离去。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卧弗应,久之乃请其归。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对三王并封之议,遗书数千言规劝之,锡爵为此叹服不已。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著作有《潇湘编》、《吴越游集》、《宫词》、《壮游编》、《蟭螟寄杂录》、《后吴越编》、《荔子编》、《岳色编》、《芙蓉阁遗稿》等

  • 字:叔承
  • 籍贯:自号昆仑承山
  • 生卒年:1537—1601

相关古诗词

吴江舟中赋得秋怀四首(其三)

礼乐重开气象新,可堪词客转思莼。

先王信有神明策,此日能无老大臣。

水溢河渠劳饷馈,兵荒陇亩泣烟尘。

安危早慰苍生望,万顷芦花卧钓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吴江舟中赋得秋怀四首(其四)

受降城下橐驼群,幕府屯田杳不闻。

三辅干戈消白骨,九秋烽火暗黄云。

边疆竟尔堪忧国,往昔何人议战勋。

休道朔方元保障,健儿犹哭李将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席上陈稚登抱幼弟桂郎向余看月

陈郎谐父执,往往诵余诗。

抱弟灯前舞,调人学语时。

笑看明月桂,知是宁馨儿。

若有羊家练,淋漓醉墨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赠别益嗟

往时慕游侠,尚友追昔贤。

乃兹颇超逸,举世同所天。

况我肝胆交,惜别能无怜。

余归向吴会,君行入幽燕。

烹莼脍鲈鱼,白马西翩翩。

挥手各有期,江水闻此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