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湖竹枝词

小苏吹笛最高楼,吹作大堤杨柳秋。

只今青冢在湖上,不识黄云出塞愁。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卞思义的《和西湖竹枝词》以笛声为引线,描绘了一幅凄美动人的画面。

“小苏吹笛最高楼”,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小苏,他站在高楼上,吹奏着笛子。这里的“最高楼”不仅指地理位置的高,也暗示了情感的高远与孤独。“吹作大堤杨柳秋”,笛声悠扬,仿佛将人们带入了秋天的大堤边,那里杨柳依依,秋风轻拂,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接着,“只今青冢在湖上”,诗人通过“青冢”这一意象,将时间拉长,暗示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消逝。青冢,常用来比喻古代帝王或名人的墓地,这里或许暗指西湖边的历史遗迹或某位历史人物的故址,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不识黄云出塞愁”,诗人以“黄云”象征边塞的辽阔与遥远,以及由此引发的离愁别绪。这里的“不识”二字,既表达了对远方边塞的向往与好奇,也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笛声、秋景、青冢、黄云,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既有视觉美感又富含深意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独特的思绪与情感。

收录诗词(23)

卞思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约1338年前后在世),楚州(今江苏淮安。早年有诗名。浙西宪府以其才贤,辟为属掾。虽居官,犹不废吟咏。任满转达德录判,又辟为庸田制司掾史。能苦吟,对客谈诗,终日不绝。作诗四章《叠嶂楼》、《响山》、《昭亭》、《书堂》,一时唱和者甚众。尝作铁笛诗寄杨维桢,颇为所赏。诗多失传,《元诗选·三集》录二十三首,题《宜之集》

  • 字:宜之
  • 籍贯:一作光州)

相关古诗词

送王季野侍父入京

江左风流属过翁,赋成入奏大明宫。

未应膝上留文度,还向谈边见阿戎。

《金缕》东风歌折柳,锦帆迟日带归鸿。

六龙清暑滦河上,扈从应驰白玉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馆娃宫

栖越归来此筑宫,佳人欲与死生同。

鸱夷始见投江上,乌喙俄闻赐甬东。

木落秋波环佩冷,草生故国绮罗空。

几回香水溪头望,飞雉犹翻夕照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山阁

幽居只在碧山阿,高阁凌虚带女萝。

门外水生春渚白,窗前云起夕阴多。

藏书每许邻人借,酿酒时邀野老过。

见说南冈千岁柏,倚阑安得眄柔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潘子弃韵

云林精舍傍岩阿,中有行吟十二窝。

陆羽泉清童汲惯,潘郎诗好客酬多。

茅山猿鹤惊春晓,楚水鱼龙落夜波。

归去不成千里别,抱琴重约听樵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