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袁佑的《月夜游秋水桥岸》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秋夜景象。首句“藕花短短苇花齐”,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湖边荷花凋零、芦苇丛生的秋景,展现出季节的转换和自然之美。接下来,“渔艇秋烟草阁西”进一步描绘了渔舟在烟雾缭绕的草屋西边闲适地泊着,透露出一种渔夫生活的恬淡与安宁。
“出寺溪云随意远,过桥山月趁人低”两句,通过游人的视角,写出了溪流上的云雾随风飘散,山月低垂仿佛在追逐行人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人借景抒怀,寓情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
“与谁相对惟孤鹤,何处寻僧信杖藜”则转而写诗人独自一人,唯有孤鹤为伴,寻找远方的僧人,杖藜而行,流露出孤独而深沉的思考。最后一句“砧杵不闻千户静,萧萧城阙夜乌啼”,通过听觉描绘,以深夜里家家户户的砧声消失和城楼乌鸦的啼叫,渲染出夜晚的寂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尘世生活的疏离。
整体来看,袁佑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秋夜景色,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幽的自然美和深沉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