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其四)南屏雪钟》描绘了南屏山下雪后钟声的独特景象。首句“翠屏化作玉千层”形象地写出积雪覆盖的山峦如层层白玉般晶莹剔透。次句“楼近钟疏恍若凭”,通过钟声的稀疏,营造出一种空灵而遥远的氛围,仿佛在倾听天籁。
“和雪送来清沥沥,穿云透出慢腾腾”两句,进一步描绘雪钟声在风雪中悠扬飘荡,穿透云层,声音时断时续,显得清脆而缓慢,如同雪花般轻盈。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雪钟以动态美。
“华鲸谩意秋号月,铁马浑疑夜响冰”则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意象,想象钟声如鲸鱼在秋月下长鸣,又如铁骑在冰冻的夜晚踏过,给人以寒冷而辽阔的感觉。
最后两句“一百八声才击罢,雷峰又点塔中灯”,以数字“一百八”强调钟声的完整,而“雷峰又点塔中灯”则暗示夜色渐深,僧人在塔中点燃灯火,与钟声相映成趣,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后南屏山钟声的意境,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独特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