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高忠宪止水新祠二首(其二)

忠魂如在此全归,老屋依然旧讲帷。

三纪璧田频假易,千秋俎豆共瞻依。

元堂改造松楸古,誉命终颁日月辉。

百变沧桑尊道统,龟山祠宇共巍巍。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对高忠宪止水新祠的追忆与敬仰。诗人以“忠魂”开篇,表达了对高忠宪忠诚精神的深切怀念。接着,“老屋依然旧讲帷”,描绘了祠堂内依旧保留着高忠宪当年讲学的场景,流露出对先贤教诲的景仰之情。

“三纪璧田频假易,千秋俎豆共瞻依。”这两句通过时间的跨度和祭祀活动的频繁,展现了高忠宪的影响深远,以及后人对他精神的长久纪念。其中,“三纪”指三年,“璧田”可能是指珍贵的土地或资源,“假易”则暗示了土地的流转或交换,整体表达了高忠宪在世时对地方经济文化的重要贡献及其逝世后仍被怀念的情景。“千秋俎豆”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纪念的永恒性。

“元堂改造松楸古,誉命终颁日月辉。”这两句描述了祠堂的改造与高忠宪墓地的古老,以及他去世后的荣誉与光辉。这里,“元堂”可能是祠堂的原貌,“松楸”是墓地常见的植物,象征着高忠宪的安息之地,“誉命终颁日月辉”则表达了高忠宪生前的声誉与死后获得的荣耀,如同日月之光,照亮历史的长河。

最后,“百变沧桑尊道统,龟山祠宇共巍巍。”这两句总结了高忠宪的精神影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的道德准则和教育理念都得到了尊重。同时,将高忠宪与龟山(可能指的是某座山或特定的地点)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形象与地位,祠宇的“巍巍”则象征着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和不朽地位。

整首诗通过对高忠宪事迹的回顾与赞美,表达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珍视。

收录诗词(5)

蒋遵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华补庵菰川庄图

南郭先生隐薜萝,相传耆旧日经过。

此图仿佛移丘壑,想见风流足咏歌。

菰米秋连鱼浦阔,藕花香接稻田多。

不知胜地今殊昔,怅望前溪叹逝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泰伯墓

神禹开天奠此疆,让皇继至变蛮方。

会稽迟霸兴于越,吴地高风自有商。

梅里邑居传百代,皇山碑版照吾乡。

古邱遥望安阳冢,报赛村人伏腊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阖闾城

麋鹿胥台岁几千,小城遗址草芊芊。

江林舟楫喧鱼市,水步人家种芋田。

山近荆溪千岫列,地殊茂苑五湖边。

倦游踪迹堪投老,七十二峰明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同学诸公邀汝阴刘公雍嘉禾朱子葆句章姜西溟鹿城徐爇初过黛影园看菊即席分得湾字

地僻尘嚣远,庭荒草木闲。

鸣雏过竹里,放鹤起柴关。

爇菊分深浅,看花成往还。

不愁红烛跋,霜月照池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