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同年郑宪长舟行书事

药裹正关心,凝尘满瑶瑟。

忽枉故人书,顿愈无妄疾。

长篇屡沈吟,首得防尾失。

风波固云恶,高天自行日。

那知汹涌时,不有龟龙出。

吾命乃在天,颠顿亦奚恤。

侃侃开笑谈,底柱屹中立。

虽然西江水,未容一日吸。

顾此济川舟,何方不可适。

终风徒尔为,行云靡留迹。

大哉天壤间,自生还自息。

此意当谁知,吾目为君拭。

君吾榜中英,常情讵能测。

激扬肃官箴,钻仰希圣域。

变化阴且阳,居然守无极。

应悲行险徒,终年长戚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罗钦顺所作的《次韵同年郑宪长舟行书事》。诗中以“药裹”、“瑶瑟”起兴,引出对友人来信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内心的平静。接下来,诗人通过“风波”、“高天”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寓含人生道路的艰难与希望。他以“那知汹涌时,不有龟龙出”一句,比喻在逆境中仍有人能挺身而出,展现出对人性光辉的肯定。

接着,诗人以“吾命乃在天,颠顿亦奚恤”表达出对命运的淡然态度,即使遭遇困境也不失乐观。通过“侃侃开笑谈,底柱屹中立”描绘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从容。诗人进一步以“虽然西江水,未容一日吸”强调了个人力量的有限,但同时也暗示了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自我。

后半部分,诗人以“顾此济川舟,何方不可适”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自信,认为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找到适应之道。然而,“终风徒尔为,行云靡留迹”则暗示了世事无常,难以把握。最后,诗人以“大哉天壤间,自生还自息”总结出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强调生命的自我循环与和谐共存。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对比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哲理融入具体的形象之中,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获得对生命意义的启示。

收录诗词(510)

罗钦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兴化陆子贤举人

平生春秋学,字字经推寻。

跃如果何物,昭哉素王心。

兴贤诏屡下,丛棘围冠襟。

文章岂不美,谁辨沙中金。

俛首充岁赋,远韵无悲吟。

瑶京日华紫,璧水春流深。

仰止琼台翁,一旦逢知音。

骅骝鸣向乐,万马立皆瘖。

价增终有合,天定讵难谌。

光华京兆榜,魁名动儒林。

庶几日千里,如何中陆沈。

凄凉淮海畔,风物莽萧森。

浮生孰为久,大节人所钦。

庭闱怀婉婉,襟度想愔愔。

遗劳析薪在,负荷诸孤任。

显扬会有日,鼎荐宜居歆。

旻天多雨露,楸梧郁繁阴。

怀贤良自苦,怅望空遥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丰生坊初冠

皎皎珊瑚枝,凝辉玉堂戺。

一见已知奇,再见益堪喜。

少小攻文章,明窗无虚晷。

兹辰突而弁,居然异童子。

古礼不多存,存者何常已。

三加威仪备,所重成人尔。

成人必有德,忠信以为址。

篑篑靡停功,峨峨见崇峙。

家声四百年,鹏程九万里。

寻常得失间,何足挂唇齿。

昔贤怀一饭,况乃言之旨。

祝子非他人,瓯滨天下士。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悼亡女

东风射窗急,窗纸摵摵鸣。

畴昔窗中居,一去不闻声。

展转夜过半,揽衣步前楹。

宁知治缕夕,正此月华明。

耳目不堪触,更堪忆平生。

十年一梦短,伤哉父子情。

周身旧裙布,犹如新制成。

奈何修洁姿,大命偏早倾。

花缀故枝红,草回隔年青。

婉娈无复见,痛恨何时平。

形式: 古风

古轩为程处士赋

末世争外鹜,弥巧弥丧真。

孰知深山中,乃有葛天民。

含淳而抱朴,沈晦以自珍。

奉身一裘葛,养母兼鼎茵。

连枝无异爨,比屋有分囷。

百金能一掷,趋义勇过人。

高亭既还旧,小轩亦开新。

山凝太古色,水泛桃花春。

红尘何由到,鸥鸟长相亲。

春秋乡饮酒,雍容见嘉宾。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