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鹳鸟篇

鹳生雏,在祠宇。雄飞为求食,雌鸣相煦妪。

群雏日云长,离离半生羽。

客子升屋危,攀探巢雏去。鹳亡雏,鸣声悲。

飞上复飞下,似诉监州知。

监州民父母,仁民当见推。

闻声为咨询,知是宕子为。

立命笞宕子,送雏还故栖。鹳还雏,飞且惊。

引领复呼群,旋绕监州庭。

上感监州恩,下全父子情。

监州有惠政,外严中则仁。

遇物且能然,临民斯尽心。

诛彼暴恶徒,全此蚩蚩氓。

岂独鹳还雏,洋洋多颂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鹳鸟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纽带和道德关怀。诗人通过描述鹳鸟为求食而飞行,雌鸟以鸣声呵护幼雏,以及鹳鸟在人类帮助下找回幼雏的故事,表达了对仁爱、公正和善良行为的赞美。

诗中的鹳鸟形象生动,情感丰富,从“雄飞为求食,雌鸣相煦妪”到“引领复呼群,旋绕监州庭”,展现了鹳鸟对幼雏的深情和对人类的感激。这种情感的传递,不仅体现了动物间的亲情,也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监州民父母,仁民当见推”一句,点明了故事中的关键人物——监州官员的仁慈和公正,他不仅关注民众的生活,还能够理解并妥善处理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通过“立命笞宕子,送雏还故栖”这一行动,监州官员展现了其作为领导者的智慧和责任感,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保护了无辜的生命。

最后,“上感监州恩,下全父子情”强调了监州官员的行为对鹳鸟及其幼雏产生了正面影响,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诗中提到的“外严中则仁”、“遇物且能然,临民斯尽心”等词句,进一步突出了监州官员的治理理念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鹳鸟与人类之间的互动,传达了对仁爱、公正、尊重生命和环境保护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仙人篇

仙人何翩翩,来自芙蓉城。

苍龙驾羽盖,白鹿夹云軿。

飘摇紫霞裾,旖旎彩霓旌。

扬言语世人,吾道可长生。

鼎中养铅汞,火候日抽增。

龙虎得交媾,丹成化黄金。

服之生羽翼,轻举升天行。

历览周八极,飞行不暂停。

赤松与王乔,揖手来相迎。

徘徊云路侧,翱翔朝太清。

上帝休北牖,群仙集南楹。

楹间两玉女,云璈杂鸾笙。

饮尔流霞杯,侑尔步虚声。

不生亦不灭,倏尔数千龄。

俯首观下世,尘雾杳冥冥。

我闻仙人语,太息泪沾缨。

秦皇与汉武,学仙尽无成。

辒辌鲍鱼腥,茂陵松柏青。

此时仙人在,胡不救其倾。

仙人言虽好,掩耳不能听。

形式: 古风

旧巢燕

旧巢燕,尾涎涎。秋去如别离,春来复留恋。

前年主人宾客多,满堂笑语沸笙歌。

百鸟尽入笼中养,犹引虞人日纲罗。

今年主人忽贫贱,客散鸟飞门户变。

燕兮犹向旧巢归,依旧年年一相见。

一相见,空复悲,此生相守期不移。

不学百鸟被人笼养在华屋,华屋自来多反覆。

一朝食尽别家行,往来徒为人所轻。

旧巢燕,葺尔巢,育尔雏,尔雏大来为我徒。

翟公门下旧游客,不及尔心终不渝。

形式: 古风

山中采菖蒲寿安晚老仙

山中采菖蒲,泽中采雕胡。

雕胡持作饭,菖蒲持作菹。

问君将何为,言就仙人居。

仙人居安在,震泽东南隅。

门前有长路,青松间白榆。

舍后有清池,莲叶巢神龟。

高楼临水起,缥缈邻太虚。

木兰为轩槛,桂树为门枢。

黄金为宝盖,八角垂流苏。

仙人山泽癯,为乐自愉愉。

长身且高颧,红颜白髭须。

潜光饮夕气,眺景含朝霞。

有子两三人,才名皆丈夫。

朝莫问平安,济济庭中趋。

诸孙八九人,温温玉不如。

出门远行游,所业在诗书。

经年一来归,银鞍照骊驹。

寿星何煌煌,照我仙人居。

贺客来满途,仙人旧悬弧。

请客坐堂上,布地红氍毹。

促令办中厨,品物事事殊。

山珍间海错,肥羊和笋蒲。

玉壶湛清酒,金盘鲙鲤鱼。

名娼出邯郸,窈窕世绝无。

头上翠琅玕,耳悬明月珠。

紫绮为下裙,红罗为上襦。

上堂拊琴瑟,下堂吹笙竽。

清歌按妙舞,行云随卷舒。

坐中黄眉翁,向前持一杯。

三千一洗髓,九千一伐毛。

请看目瞳子,清光果有不。

金石未为固,乔松真吾徒。

昆崙阆风上,与尔长嬉游。

形式: 古风

广州督

广州督,行勿迟。苗獠正猖獗,攻城及湮池。

广民授甲日登陴,将军呼酒赏花枝。

广民析骸还易子,将军停舟看山水。

广州督,勿迟迟。戕民命,尸者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