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

东山有草堂,缥缈云峤孤。

前对祝融峰,下瞰巴陵湖。

明公昔时此堂居,麋鹿熊豕当窗趋。

洞庭日落风浪涌,倒影射堂堂欲动。

惨淡谁闻紫芝曲,独善不救苍生哭。

先帝亲裁五色诏,老臣曾受三朝禄。

此时边徼多战声,曳履谒帝登承明。

谢安笑却淮淝敌,魏相坐测单于兵。

九重移榻数召见,夹城日高未下殿。

英谋密语人不知,左右微闻至尊羡。

自从龙去不可攀,公亦卧病思东山。

湘娥含笑倚竹立,山鬼窈窕堂之侧。

上书苦死只欲归,圣旨优容意悽恻。

内府盘螭缕金织,赐出倾朝皆动色。

白金之铤红票记,宝钞生硬鸦翎黑。

崇文城门水云白,是日观者涂路塞。

城中冠盖尽追送,尘埃不见长安陌。

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不尔抽身早亦得。

君不见汉二疏,千载想慕传画图。

即如草堂何处无,禄食腼窃胡为乎。

乃知我公真丈夫,呜呼乃知我公真丈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奉送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描绘了刘公昔日居于东山草堂的景象,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诗中通过祝融峰、巴陵湖的自然景色,烘托出草堂的清幽与孤独,暗示了刘公的高尚品格。诗人回忆刘公在此地的往事,麋鹿熊豕的描写,展现出其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刘公深沉的忧虑,洞庭落日风浪涌,暗喻边疆战事,他虽向往归隐,但心系社稷,曾多次被皇帝召见,参与决策。诗中引用谢安和魏相的历史典故,赞美刘公的智谋和对国家的贡献。

在刘公卧病思归之际,皇帝的恩赐显示出对他的敬重,满朝文武为之动容。最后,诗人以汉代疏广疏受两位贤臣为例,强调真正的丈夫应以国家为重,即使身处富贵,也要有为国捐躯的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对刘公的人格魅力给予了高度赞扬。

收录诗词(2163)

李梦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字:献吉
  • 号:空同
  •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 生卒年:1472-1530

相关古诗词

鄱阳湖十六韵

太祖平陈日,楼船下此湖。

波涛留壮色,天地见雄图。

水上开黄屋,云中下赤乌。

士犹询后载,戈巳倒前徒。

力屈鲸鲵仆,声回雁鹜呼。

横江收玉笥,跨海定金符。

文轨遥通楚,梯航讫至吴。

虎贲虽莫敌,龙战岂全辜。

血染犹丹草,骨沉空白芜。

汀洲夜寂寂,霜月鬼呜呜。

杀气鼋鼍徙,腥风岛屿孤。

罾人拾古镞,艇客慨秋菰。

伟彼高光烈,还将萧邓须。

英谋协睿算,勇奋想长驱。

剑瘗神仍王,舟焚势与徂。

康山巍庙在,忠武激顽夫。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杂兴

浒西亦佳胜,日日有襟期。

田园俯川陆,葵藿满阶墀。

野叟遗浊醪,嘉树过凉飔。

微曛上崇巘,遐眺引东菑。

牧笛风外来,园禽鸣别枝。

睡足发新怀,此心谁得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观鱼梁

直西湋川水,水煖有鱼游。

僮仆值农隙,揭梁湋川头。

压石作深溜,刺目避湔流。

欲辞饵钩急,反为曲薄留。

愿为梁上死,不作饵中收。

梁上死何惜,所畏饵中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邯郸美人歌

兰氏小姬名凤笙,邯郸美人独擅名。

等闲一见万金贱,何况逍遥翡翠屏。

精神婉娈性情适,自恨生身杨柳陌。

陌上羞看游冶郎,镜中愁作当眉碧。

学得秦筝不肯弹,却将针指凑齐纨。

鸳鸯刺就肠先断,掩却银床独自叹。

形式: 古风